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几乎已经没有门槛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好老师,更需要专业的老师,来指引学生穿越重重迷雾,抵达智慧的彼岸。
□本报评论员王学义
今天是第32个教师节,我们向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师们,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斗转星移,光阴流转,敬意依旧,师恩难忘。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一切又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期许,也有时代给予这一职业的机遇与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几乎已经没有门槛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好老师,更需要专业的老师,来指引学生穿越重重迷雾,抵达智慧的彼岸。
如今的孩子们,已经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2059万名,约占少年儿童总数的十分之一。可以说,他们是喝着网络的乳汁长大的。他们很早就接触各种信息,难逃种种乱象与噪音的侵扰,也能从网上得到学习秘笈,买到“作业答案”。与以往的学生相比,他们并不完全信任老师和家长,也很难轻易被老师“忽悠住”。所以,如何避免一些错误观念先入为主,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正知正见和智慧,这考验着广大老师,也是家长们的痛点所在。
我们看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思维的更新,老师们已经在积极应对。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精通网络,不断学习新知识,不再做“讲坛上的圣人”,而是愿意把学生当成平辈当成朋友来交流。
同时,老师们也在不断拓展,绝大多数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微课教学”“网络教学”等成为学生眼中的红人;有的通过创业,在互联网上拼出一片天地。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老师应得的奖赏。
不过,也应该看到,互联网虽有海量的知识,但从教授学习能力、立德树人等方面,学校教育和老师,无疑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们的教育不可动摇的基石。没有谁,比与学生亲密无间的老师,更明白如何因材施教;更没有谁,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老师,更能起到育人的效果。而对每一个孩子而言,一位好的老师,就是他们直面这个丰富、喧嚣而又充满诱惑的世界时,心中最笃定的那个存在。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肖玲玲报道本报9月13日讯9月13日,黄岛区42名学生在午餐后陆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食品中毒?原来,2016年度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模拟演练活动当天在黄岛区黄海学院体育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