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近日,山东、广东发生3起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案件,导致受害者猝死或自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安部9日公布3起案件案情,其中多名犯罪嫌疑人来自福建安溪,包括徐玉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宋振宁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上官某等。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决拔掉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的“钉子”,坚决扭转重点地区输出犯罪危害全国的状况。
地域性有组织犯罪特征明显
犯罪嫌疑人多是无业年轻人
8月28日,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级通缉令嫌疑人郑贤聪向警方自首,徐玉玉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这6名嫌疑人有5人来自福建泉州,其中3名是安溪人。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陈福地是安溪白濑乡下镇村人。多位村民告诉记者,陈文辉、陈福地都是20出头,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但吃不了苦,也没学到一技之长,在外没赚到什么钱。下镇村地处闽南大山深处,全村5000多人,家家户户种茶。村支部委员陈光义告诉记者,尽管这几年茶叶市场不景气,但如果陈文辉、陈福地这些年轻人肯吃苦,踏踏实实种茶,一年赚个七八万甚至十几万元没问题。陈光义说:“关键还是他们好吃懒做,觉得搞诈骗来钱快,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陈文辉等人从事诈骗的经历在安溪具有代表性。2000年前后,一些台湾籍犯罪嫌疑人在闽南地区招聘人员,设立窝点,编造各类虚假信息,诱骗受害者通过ATM机进行转账操作。这类犯罪成本低、利润大、易复制,很快在安溪滋生蔓延。
一些村民从事诈骗“一夜暴富”,在村里盖起了高楼,有的在安溪城关甚至厦门买了高档商品房,开上了豪车,这刺激更多人铤而走险。2005年前后,安溪一度成为全国发送诈骗短信最为集中的地方。
安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近年来抓获的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看,大多是文化程度低、无业、贪图享乐、游手好闲的年轻人。
连续13年专项整治
不少诈骗分子把窝点转向外地
电信诈骗让安溪背上了“诈骗之乡”的恶名。2007年,安溪被公安部列为电信诈骗重点整治县。
安溪县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该县连续13年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这是一场诚信保卫战”。在电信诈骗一度猖獗的长坑乡,党委书记陈鲜明说:“我们对辖区可能存在电信诈骗窝点的村庄、山头定期不定期进行‘地毯式搜索\’,甚至挨家挨户突击检查,看看是否有批量电话卡、短信群发器、伪基站等作案工具,决不让诈骗分子有立足之地。”
安溪县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十余年打击整治,诈骗分子在安溪设立诈骗窝点已经难以立足。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安溪电信诈骗犯罪出现新的特点。持续高压打击下,不少安溪籍诈骗分子逃向其他省份甚至境外,设立窝点,广泛实施诈骗,从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看,安溪籍诈骗人员为数不少。徐玉玉案件中,陈文辉等人在江西设立诈骗窝点;宋振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上官某指使团伙成员在山东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
安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安溪警方抓获的安溪籍电信诈骗嫌疑人中,外出作案的占到嫌疑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安溪魁斗镇党委书记戴庆加坦言,目前最让他头疼的是外出作案的魁斗籍诈骗人员,很难有效管控。
乡镇签订责任状
拔掉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钉子”
9月9日,一场特殊的诚信建设千人大会在安溪举行。会上,安溪县代县长刘林霜宣读了《致全县人民书》,严厉谴责了幻想“一夜暴富”走上电信诈骗道路的人。日前,安溪县委、县政府印发县乡两级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奖惩办法,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凡辖区人员从事电信诈骗等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免职处理,村居(社区)委会主任责令辞职或依法予以罢免,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综治工作领导、派出所所长先行停职。
针对多地出现的地域性职业犯罪源头地,今年2月举行的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公安部明确提出,要坚决拔掉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的“钉子”,坚决扭转重点地区输出犯罪危害全国的状况。
安溪多位基层干部和公安民警表示,打击电信诈骗要“全国一盘棋”,遏制该类犯罪在全国范围内滋生蔓延,光靠一个地方或公安部门打击难以奏效。多位公安民警、基层干部认为,要明确通信运营商和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在防范、打击电信诈骗方面的责任,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全链条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包括贩卖非实名银行卡、手机卡,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上游犯罪活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倒逼多部门有效协作机制建立,对于因本部门安全管理漏洞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的,要严肃追责。
新闻推荐
公安机关强力打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查找泄露源头270余名“内鬼”落网
据新华社消息自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已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其中银行、教育、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