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海超
8月31日,市安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1-7月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随着“机器换人”、“互联网+”等多种新科技手段的引入,宣城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89起,死亡人数减少15人,两者均实现了“双下降”。
隐患排查:小手机实现“大治理”
首先,请专家到企业生产现场对安全隐患点进行甄别,用二维码设置点位牌后,企业的安全员每天用手机扫描一遍隐患点二维码后,提交至平台上的监管系统自动评估,便完成了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目前,在宣城市的第一批28家企业中,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正处于试点阶段。
“这是宣城市刚建成的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全省范围内也是第一个投入实际运作的。”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多次外出考察,最终选择了江苏无锡一家科技研发企业的产品作为排查治理体系的平台。“该体系基于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运行,在电脑和手机终端均可操作,能实现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的有效对接,促进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据了解,通过定点、定时、定人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该体系可实现自查、自改、自报,确保安全检查的真实性和规范性,避免了以往“走过场”现象的发生。“举个例子,如果企业的安全员偷懒,在办公室里就把二维码等扫描一遍,是无法上传提交给系统的。”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体系无需政府投资,供应商在上门为每处隐患点安装识别仪后,企业只需缴纳维护费即可,可实现安监工作效率的大提升。
提高安全:“机器换人”降风险
一提起在工矿企业工作,不少人都会觉得工作苦、风险高。对于安全生产而言,这也是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我们的思路就是‘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从根本上降低人员伤亡的风险。”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宣城全鑫矿业、司尔特马尾山硫铁矿等井下采矿环节中,原先的人工出矿正在被装岩机所替代;在宣城海螺水泥厂、宁国水泥厂等10余家露天矿山,液压凿岩钻孔机正在被推广使用,以减少对人工打孔的依赖;在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包装工段正在进行自动化试点,有效减少了危险场所作业人数和作业时间,大幅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随着传统产业中‘机械换人\’潮流的铺开,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安全生产形势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好转。”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天的草,别有一番韵味!夏姑娘还在向人们留恋地告别的时候,热情的秋姑娘便迈着轻盈的脚步,不知不觉地来了。秋风吹过碧
秋天的草,别有一番韵味!夏姑娘还在向人们留恋地告别的时候,热情的秋姑娘便迈着轻盈的脚步,不知不觉地来了。秋风吹过碧绿的草地,让草地显得有些微黄。可是小草们却仍有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与其做着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