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集电视剧《海棠依旧》,每一集看后都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其中一镜头:周总理在病重的时候,还坚持要邓颖超将其从病榻上扶起,二人合唱《国际歌》,歌声中,硝烟弥漫战争年代的一幕幕场景,在总理脑海中一一浮现。此时此刻,总理想的依然是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中国革命事业,尽管已到生命弥留之际,但理想一如当初,全身依旧是热血沸腾,信念一如既往的坚定执着。我看着已是热泪盈眶,不知不觉也随总理夫妇轻轻一起唱起了“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这雄浑的乐曲。这就是生前无儿无女,生后骨灰撒在祖国江河大地上我们敬爱的总理!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纵观无数先哲,无不是在年少时就具备鲲鹏之志,志在国家民族。崇高的理想,就是一生的指路明灯和力量源泉,日后无论关山万里,千折百回,前进的脚步都会永不停止。理想一旦确立,那就是心中一泓不竭的源泉,血管里始终会充盈着一腔热血,而这正是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的重要保证,唯此,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顺境抑或逆境,才会百折不挠,义无反顾。总理的一生就是光辉的典范,他从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伟大理想,为此,他东渡日本,远去法国,探寻救国之路。回国以后,无论在白区还是在苏区,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无论是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险阻,他始终是满腔热血,不改初衷,孜孜不倦的为祖国和人民的幸福勤奋工作,前进的脚步从不曾停留。正因为如此,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宽广无边的胸怀,卓立不凡的睿智,战胜了无数次惊涛骇浪,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成为举世钦佩的一代伟人。
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与共和国一起经受曲折、磨难和成长,在小学的时候,虽然遇上了“文革”,但明媚的春光还是照亮着我们的心田,像“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歌曲个个耳熟能详,充满革命理想主义的教育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虽然没有前辈们那么崇高和伟大,但对祖国、对社会满怀一颗赤诚之心,坚不可摧。记得上高中的时候,与一批同学跑到农村看《英雄儿女》电影,深夜回来后激动不止,头脑中反复浮现的是王成抱着爆破筒,从战壕中跃起冲向敌人的那一幕,充满着对英雄的由衷崇拜。日后上山下乡,在极其艰苦而又窘困的环境中,曾经有过的理想也未泯灭,也正是有了这从小培育的理想,使我们从未失去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冀。在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以空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着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倾其所有,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未敢虚度时日。前不久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马兰谣》,以林俊德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人,满怀着对未来的渴望,在西去马兰的列车上,争相吟诵贺敬之的长诗《西去列车的窗口》,那种激情的竞相迸发,正是一种理想的力量,也是我们年青时期的回放,无不有回肠荡气之感。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财富成几何似的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GDP稳居世界第二位,迈向全面小康已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也应运而生,各种思潮日益深刻的影响着人们思维和认识,大江东去,必有泥沙俱下,一些功利性、短期性、肤浅性的价值观点时不时冲击社会的主流意识,更有消极乃至颓废的东西不时沉渣泛起,思想意识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坚定地弘扬崇高的革命理想至关重要,这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灵魂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继续前进,向何处前进的问题。不能设想,只有一味的高度发达生产力水平和丰富的物质财富,而没有引领社会和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这个有着5000余年灿烂历史的东方古国,可从来不缺乏这方面的提炼和积累,当代共产党人更是把它升华和浓缩为“中国梦”的形象表述,我们必须继续高扬先辈们光辉的旗帜,不忘初心,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这一伟大目标前进。记得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曾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想,圆梦之日,就在不远的前方。
随着整个社会正能量的弘扬,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重归曾经的理想和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年青一代自觉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奋斗中熠熠闪光。媒体近几年报道的无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千千万万感人至深的支教志愿者、在自然灾害中奋不顾身的年轻战士们,和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无不都是充满血性的80后、90后,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先辈们的理想在传承,先辈们的热血在燃烧,先辈们的足迹在延续。放眼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青山连绵,红旗飘扬,歌声嘹亮,铺满灿烂的阳光。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这熟悉而又激昂的乐曲,又在我的耳边经久不息地回荡……
新闻推荐
专家建议优先考虑重疾险王女士今年已经39岁了,是人们口中的“黄金剩女”,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备受父母的唠叨。在愁嫁的同时,王女士希望能给自己更好的保障。下面是王女士的理财目标以及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