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读书缘 □ 袁文长

来源:市场星报 2016-09-1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袁文长

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连书房门都没有进去过的人。或许是上帝有眼,我打儿时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家有个读书人的亲戚,住在距离我们家约二十华里的一个较大的镇子上,我特别喜欢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到他家走亲戚。在他家孩子的小小房间里,有一堆书籍。那是我最初接触到的真正的书,里面有《青春之歌》、《苦菜花》以及《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书中的人物十分可爱,也很鲜活。自此,我走进了一个迷人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上中学期间,我有一个同学,他家中有两个装得满满的书橱。不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我总是找机会往他家里跑,重点是“磨蹭”那两个书橱里的书。从那里,我初识了李白、苏东坡、艾青、郭小川,还有普希金和拜伦等一批批中外高尚的写书人。中学毕业的我,用学校发的本子,抄录了许许多多中外古今的名篇佳作。

招生制度改革以后,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以考试成绩而论,应该学理科,但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当时的师范学校为了给中学输送紧缺的师资,开设的课程都是功利性质的,加之两年时间短促,从《诗经》的《七月》,到茅盾的《子夜》,几千年文学史,勤奋的有幸者也只能拾到几许小巧的贝壳。

我真正读书,始于当中学教师的几年。我刚毕业所分配的学校是县城中学下迁的,校内住房非常紧张,单身教师基本上没有宿舍,校领导看我家住得较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打开尘封已久、破旧不堪的图书室,让我暂且栖身。就在那个与蟾蜍、蟑螂为伍的角落里,我走进了人类知识的宝库,夜以继日地举步书山,贪婪而又痴迷地拂去一本又一本书上的尘垢,不倦地去结识未曾相识的伟人和圣哲。

乡间夜晚,万籁俱寂的时候,我聆听司马迁的娓娓叙说,伴杜工部苦苦吟哦,忧《少年维特之烦恼》,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及罗素的《哲学史》,但丁的《神曲》,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哲人的睿智和文学家的灵笔,不时把我这个卑俗的灵魂牵引到圣洁的宫殿,去接受阳光的洗礼。那时,和我一同分到那个学校任教的同事们,几年后陆续娶妻生子,饱享天伦;独我,除满身书卷气之外,依旧孑然一人。

后来,我从学校调到机关工作,书却始终与我相伴。不论是到企业,还是下农村,只要是夜不归,打点行装时,总要揣上一两本书,大有“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之恐慌。家庭经济条件好转以后,首先添置书橱,装潢书室,竭力营造一个“四壁图书中有我”的氛围。节假日,当亲朋同仁乐于垂钓、“围城”之际,我倚窗独坐,掬一口清茗,翻开一本书,全身心地体味宋代翁森《四时读书乐》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的意韵。

新闻推荐

大龄夫妇扎堆尝试“试管二孩” 医生平均每天接诊80至100人 其中不乏50多岁的“高龄追生者” ▋ 张薇 吴鹏伟 记者 李皖婷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点燃了一些家庭“再生一个”的热情,一波“试管婴儿潮”也在悄然酝酿,其中不乏“高龄追生”者。安医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专家表示,“高龄追生”存在较大风险,超过40岁的女性选择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看图 看图2016-10-22 00:00
1970-01-01 08:00
评论:(读书缘 □ 袁文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