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快递单成“泄密单” 监管成啥了? □谢晓刚

来源:市场星报 2016-09-0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刚考上大学的山东女生徐玉玉,因近万学费被骗走而猝死,引发广泛关注,个人信息被泄露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近日,有读者反映,有人在网上叫卖福建地区的快递单,泄露客户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快递单打包出售,平均每张卖6分或8分钱”。(8月31日东南网)

就事论事,快递单都成了“泄密单”,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是案值不够大,不愿意劳师动众还是根本就不作为?

一边是不断因信息泄密而引发的各类重大事件,一边是国家不断出台的相关法律条文,但事件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发生。在很多人看来,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想保密确实很难,不能总怪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话可以这么说,但理却不能是这么个理。

每出一个大事件,总有有关部门站出来义正言辞进行表态,也总会有各路媒体跟踪报道,引发新一轮大讨论,然后呢?然后事情过去了,第二天太阳依旧,生活依旧,该管的还是没有管起来,各种个人信息交易渠道依然猖獗。

执法难是个现实问题,可能存在取证难、案值小难立案等因素,但面对快递单成了“泄密单”,网上到处叫卖的现象,监管部门不能成了“睁眼瞎”,连普通百姓都能够通过网络找到卖家,监管部门为何不能主动作为,将这些送上门来的线索摸个门清,查它个底朝天,挥起法律大棒,打掉其嚣张气焰。

法律之法乃惠民之矩,监管部门乃掌执典律之人,百姓不将目光投向你,投向谁?依法治国,除了百姓要遵纪守法之外,更要让百姓看到法律之威严,树立百姓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因此,有人在网上叫卖福建地区的快递单,泄露客户信息,快递单成“泄密单”,监管不能没有声音,更不能没有动作,否则,不仅会让民众失望,更有损法律之尊严。

新闻推荐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 说明了什么? □ 刘鹏

8月30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热传。通报称,8月29日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北京市海淀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1760万元。(8月31日《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快递单成“泄密单” 监管成啥了? □谢晓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