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的一条社情民意,30路公交线路就通到我们村,公交沿线陵江大道附近国庆、福利等六个村庄逾几千居民和十多家企业、数千名职工出行难题都彻底解决了,社情民意真是联系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桥梁啊! ”自从30路公交线路延伸到自家门口,家住铜陵市福利村的村民陈前生觉得生活方便了很多,从心底感激这条联系群众和党委、政府工作的社情民意。
陵江大道全线长达4.5公里,原先,附近的居民及职工出行必须步行至少45分钟,或搭乘面包车到达最近的公交车站,极为不便。市政协委员邢胜吉了解情况后,提出了“关于开通陵江大道和天店路交汇路口至大通路段公交路线”的社情民意,市长倪玉平第一时间批阅到交通局落实,该局迅速组织人员调研,及时拿出办理意见。很快,市公交公司在现运行的30路公交线路延伸至居民村和大通工贸园,并在沿路站点增设至14个,彻底解决了周边群众出行难问题。
近年来,为使各界群众“声音”直达市委、市政府,铜陵市政协积极开辟反映社情民意新通道,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主席会议”工程来抓。制定下发了10多项制度;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信息采集网络;按季度编发《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重点选题方向》,以任务形式将信息选题“分摊”到各专委会、界别委员组、信息工作小组,“订单式”组织社情民意信息的采集。信息采编情况每季度主席会议通报一次,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反馈机制,激发了委员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市政协针对一些政协委员反映集中、涉及全市工作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启动报送意见“直通车”,直接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全程跟踪督办,相关单位认真组织落实,并在最短时间内将办理结果反馈到市政协,有效促进了社情民意的及时办理。郊区政协特邀信息员佘海兵2015年11月提出的 “关于将‘政府为贫困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纳入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市长批示后,市民生办牵头组织民政局等单位研究会商论证后,将此作为2016年民生工程建议实施项目申报审批。由于市领导的重视,部门的支持,为政协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自2015年以来,铜陵市政协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专刊220期,向全国政协直报51件,其中“当前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政策要‘五抓\’”等2篇被采用;向省政协上报50件,其中“建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增加弱势群体救助力度”等7篇被采用,并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向市委市政府上报的信息中,有89件得到市党政主要领导批示,48件信息得到有关单位的迅速办理回复,其中“在城乡社区增设旧衣(物)回收救助服务的建议”、“完善长江西路星雨华府路口交通布局的建议”、“汇景新城小区居民出行公交问题的建议”、“《铜都晨刊》纸质版调整的建议”以及“关于建设书香铜都若干的建议”等诸多意见被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吸纳并实际运用到城市建设当中。为推动铜陵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社情民意工作真正成为了向党委、政府传递信息和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拉近了”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的距离,塑造了政协履职的新“品牌”。 董成林 邢蓓
新闻推荐
晨报讯雇佣保姆本为照顾哺育期中的婴儿,雇主却借机把手伸进了保姆的口袋,不仅将价值4万余元的财物一举纳入囊中,到最后还用盗来的钱支付保姆工资,上演了一场“空手套白狼”闹剧。近日,经过缜密侦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