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是诗意和怀旧的地方,理当是宁静与清幽,然后有沙滩、琴声的美好。其实,念想是憧憬,现状却是平淡,当然,也可能是去的时节不好,在一个人人渴望逃离热浪滚滚的城市,我们

来源:黄山日报 2016-09-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江红波

鼓浪屿之行

总觉得是诗意和怀旧的地方,理当是宁静与清幽,然后有沙滩、琴声的美好。其实,念想是憧憬,现状却是平淡,当然,也可能是去的时节不好,在一个人人渴望逃离热浪滚滚的城市,我们却来了。

微信购票,少了许多事,人人方便,稍微的轻慢,买到联票是10点50分,顿时的感觉就是一身汗。出发吧,公交车四站路,就看到厦门港的高楼,是巨大的船帆,在迎风破浪。

轮渡出发,广播里说是二十分种的行程,没有颠簸只是摇晃,以为是航向大海深处,却是沿着岸堤行走。下船时,目测鼓浪屿与厦门,也就四五百米,那个市民专用的码头,明确告之旅游和生活是不同的概念。

人未及时聚齐,找街边的小美食,清蒸的海蟹、虾子,女儿的心思,旅行也是追逐异地的美食。出门,也就是花钱的,买一份快乐!岸边的棕榈,圆鼓鼓的肚子,很干净。它在海边成长,历经风雨,叶子也就一丝一缕的,可以梳理齐整,也有披头散发。

烈日当空,热浪滚滚。出发看景,红色的屋顶,在丛林中是远观,近了才是亲历。对外开放的德国领事馆,说是有免费的茶可以喝,还有糕点可以品尝。进门,是整齐的风味小饼,盘碟里切小块的糕点,是推销的手段,既然盛情,也就坦然享受岛民的热情,不是来购物的,何况茶叶家里有的是,也不可能拎着东西逛风景,浅尝辄止。

榕树的根须,在凌空飞舞,是该扎根的,可脚下是石板路;是可以朝大地伸长的,却被游人挡住了,它只能悬挂着,在风中等待,生长的根须不能到达泥土,只能怅然。在一个时刻为经济的发展而努力的地方,牺牲几条茎须,也是可以。发展,总是要让一些人一些物,做出忍让。

刻字馆、钢琴馆、风琴馆,挂着些篆体艺术字,陈列着各种年代钢琴,花了时间在上面,却只能看看。琴键有玻璃罩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展品,是拿来看的,也只能看看,耳边的琴声,都没有。钢琴岛,是因为有陈列馆?我是渴望听到真正的琴声,在街巷行走时,一直在找,耳朵边有的,是各种叫卖声“老冰棍”、“矿泉水”“芒果包邮”……

女儿抱着椰子,拎着红果子——雾莲,一路张望。清末的建筑,有点看头的门楼,稍有古朴,更见青藤葡伏碧色,这是渴望的情境,上坡或平路,在街巷中,才发现时间的缓慢。街树上的白花、红花,在枝叶间,有着心情,脚步匆匆,没法留恋。想必只有着风和日丽,闲适心情,慢慢走,才能欣赏。

远望日光岩,雄踞空中,与烈日很近,有畏惧的初心。既来之,则登之。在巨石与峭壁之间,悬崖摩刻与老树交叉,登临之时,多是阴凉。海边风大,路边树高,在岩顶远眺,对面的高楼,是都市。想想,若有一桥飞架东西,不是方便了往来人?但岛的宁静与古朴,或就没有了。

去沙滩浴场,人不多,岸边的枯枝堆积。无法阻扫游客的脚步,涨潮的海水,直接汹涌而来。到了海边,也就涉水而行,不小心就湿了衣裤,也淡定。岸上走几步,也就自然干,了无痕迹,一如走过的景点,很快忘却。看的东西多,缺少时间去品,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没有深入的交往,走过路过,也就丢过。

奔走竞日的太阳疲倦了,一脸通红的憋住最后的一点力气。岛上的街巷,来来往往了几遍,也就那回事,返回的渡船上,看着夕阳下的货轮,余晖落下,一切安宁。

你的土楼,我的过往

车到漳州境内,群山逶延,满眼青郁。大巴在溪畔行驶,车外更多是香蕉树,在对岸随风而舞,女儿说,真像老家满山都是“玉米地”。

土楼,开始出现,是零星的两层,红墙黑瓦白窗框。偶尔的,在山脚丛林里,或山峦上,凸现圆形的,很有气场的,吸引着游人的惊叹。在崇山峻岭间,少有土地,种些烟草、玉米,或是柚子树。

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豁然开朗,看到山脚的宽阔,农田绵延,有着桃源的悠然。整片的田畈,相信有着殷实的生活,但是历史上,却战争连连。北方大族南下避难,来到异乡当故乡,你异乡他是土著,外人的入侵,影响扰乱当地的生活。在强与弱之间,在存亡之间,或许先是低敛隐忍求生,文质彬彬,一旦站稳繁衍,土地有限,争夺难免,加上有人北人南迁,你来我往的征伐开始,生活不再安宁。高大的土楼,顺应形势和智慧,出现在彰州大山丛林间。几百年的土楼,是团结安定,是自强不息,成为文化遗存。

总觉得,景区应该是高大上,纯粹的花草石板,然后就是景点,带着一点浮躁与势利,在迎接宾朋。进景区,上青石台阶,有种庄重感。但绕道而上,是细竹横斜,我看到路上的山芋藤,种了四季豆、茄子、丝瓜的菜地。熟悉的植物,阵阵涟漪涌起,乡村的风景,它们才是主人,是它们抚慰主人。

永定土楼,住的都是客家人,都是一个姓,长江的“江”。导游背着解说词,我却心动了,我也“江”姓,全村姓江,古时也多有土楼,也是深山密林。家乡与他们,在一千多年前,该是一家,或是一地南迁的。看看土楼出现,或圈或方,在家乡,也有土楼,多是长方形两层,村里有,山峦上更多,黑瓦红墙绿竹林,挺好。二十年前,支教璜蔚,当时的教室都是土楼。这次,走近永定的客家土楼,更多的是温暖。

绕过圆形土楼,登上斜坡,看到的“升恒楼”,四方形的,门顶是石条框,有如徽州的古宅气势。进了门,里面全是木质结构,烟熏火燎的,都是黑色。外面土墙,里面木头结构,有回廊,是大宅院的味儿。门边有屋主人介绍,却没有说先祖旧籍,有点遗憾。

“侨福楼”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主人留洋谋生海外,十个子女,九龙一凤,读书个个争气,博士辈出,衣锦还乡,风光盖楼。门框上的窗棂有“喜”字格,有半圆形的,都是寓意。这三层的土楼,行走时木板“咚咚”,走道不宽,木板栏杆向外挑了尺许,铺了木板,然后是镂空的栏杆,如徽州的美人靠。那栏杆上,堆杂物或是爬上去乖凉睡觉,相信惬意的。

最大的是“承启楼”,圆形,占地面积、历史岁月、楼层数,都是极致。进了门,才知里面小楼套小楼,是一个八卦,迷宫阵阵。导游的小喇叭嘈杂着,南腔北调的游客拥挤着,浮躁的气息,扑面而来。每一扇门里,都是一爿店,茶叶、土烟,叫卖声声。

土楼依旧,时光依稀,商业的进入,主人也就避让,边上的洋楼,住着当年人。旅游的兴起,安宁不再。独有的文化要传承,要展示,屋主或只能退让,农耕是生活,依靠祖宗产业,也是生活。

离开土楼,车窗外,农民正在割稻,金黄的稻谷,一如土楼,都是历史的印记。

附注:我家祖庙是“济阳江”。济阳是古郡名,就是现在河南兰考,古时是许多大世族的聚集地,两晋南北朝时期,世族随政权一起南渡,济阳江氏也是其中一支,这帮人一直往南到了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中原人中血统最纯正的汉人最后变成了客家族……全国六百万江氏中,福建占了一半,九成都是济阳江氏,也就是和竦坑济阳江氏同源同祖。

厦大的夏天

到厦门,免不了要去厦大看看,这可能是很多读书郎或家长的想法。

十年前,四五岁的女儿时有生病,医生说长大就好了,将来去南方读书、工作,一切OK。女儿问,去哪儿好呢?他随囗说厦门。于是,到厦门去读大学,成为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

去厦门,去厦门,是小女一直的心思,2013年有过想法,没有成行;2015年订了旅行社,台风来了。今年,同事相邀自由行,欣然前往,各带子女出门。天气酷热,一如追寻的情怀。

站在厦大西门,真实的大学平静地在那里,朴实而简约。它有专门的游客通道,刷了身份证,进了校园。这南方的名校,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情怀迎接着我们。

我2010届勤奋的学生里,有两个在厦大读研。春哥去杭州实习,路途遥远;邵文军在福州,周六回厦门,刚好可以当校园导游。他乡有学生,是老师之福。

约定的时间,在大门边的棕榈树下坐等,看着校外的高楼,那两栋半片芭蕉叶一样的建筑,在日光岩上远眺时,猜想过,只是不知它就在大学边上。标志性的建筑,有过记忆,有着惊喜。

邵同学出现,大学之行也就开始。门边的校史陈列馆,民国十年建校,图片和文字翔实,是兴趣所在,时间却不允许,一群人只能看看校貌,浮光掠影地走走。

厦大的夏天,是游客的。大学是为人民办的,人民也就可以进来看。它习惯了家长、学童的仰望。大学的校园都是优美的,绿树,楼馆。在丛林中拔地而起的最高楼,红白色,西式,是办公大楼。整个校园在校长的眼底下,是高瞻远瞩,是目光长远,更多的,是让人凝视,更有一些张扬与自信。

“知无央,爱无疆”的石刻,在路边很醒目。读书无涯,大爱无边,是对学子的号召,也是生而为人的追求。边上的湖里,一对黑天鹅,划开的水波,荡起的是小小的惊喜。巍峨的榕树,根须随风而动,沉稳而大气,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红艳的凤凰花正绽放,六月开一季,送别毕业学子,九月开一季,迎接新生学子。南方的树与花,带着生机带着爱,静候着青春的绽放。

校园很大,我们没有时间处处都转转,只是随意走走。芙蓉餐厅,环境不错,假期少有学生,显得空落落的。“每次的相见,都是初见”,白色的行书,在芙蓉隧道的边上的丛林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人内心的纯粹与执着。

芙蓉隧道,以为只是一条通道,走进之后,才知是追逐梦想、渲染青春、张扬自我的地方。隧道两边,是厦大学生涂鸦展现才情的地方,有想法时,报请学生会审核,就可挥洒自我。动漫人物、校园情怀、寝室生活、人生梦想、青春宣言,一公里的隧道,圆多少人的梦想?有一个地方,可以施展自我,真的有些流连,我的青春去哪儿了?

很想给女儿拍些照片,留点记忆。她自顾拿手机,张望寻找她的风景。趁着她不注意,或是以家长作风,才勉强站着。来到一个地方,到此一游,终究要些图片,用来怀念。

厦大,是外地人也是当地人的一个景点,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校园里,很多带着子女游玩的异乡人,在这样的校园读书、工作,是幸福的,能激发读书郎对大学生活的渴求,摆正人生的目标,也是温馨的。

出了校园,是白城沙滩,无垠的大海直去天际,站在天桥上回望,厦大的夏天,生机盎然,它以一种豁达的情怀,迎接每一个人。这就是大学,迎来送往,尊重接纳。

新闻推荐

如何看“高中生叫板北大学者”

乔志峰最近,《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栏目刊登了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老师的《“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后,围绕四大名著的阅读问题再掀波澜。不少论者不认同秦老师的看...

相关新闻:
明月中浮现的故乡2016-09-15 00:00
赏荷长宁湖2016-10-02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是诗意和怀旧的地方,理当是宁静与清幽,然后有沙滩、琴声的美好。其实,念想是憧憬,现状却是平淡,当然,也可能是去的时节不好,在一个人人渴望逃离热浪滚滚的城市,我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