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的一位朋友感到非常烦恼。自己刚刚购买了一辆车,就接到保险销售、汽车装潢等各种推销电话,其中还有一些诈骗电话,对方能够准确地道出朋友的姓名、性别及所在地。个人信息泄露如此严重,这让朋友感到非常担心。
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想必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体会。售房推销电话、理财推销电话、莫名其妙的垃圾短信和邮件,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诈骗电话……这些人总是能够十分精确地找到你,让你不堪其扰不说,更是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会给自己和家人朋友造成不利影响。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必须提供准确、真实的个人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便会为买卖利用个人信息的不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
信息泄露对个人来说十分危险。近日,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因电话诈骗导致心脏骤停。很多人注意到,在徐玉玉被诈骗事件中,犯罪分子实施诈骗前已经掌握了徐玉玉的详细个人信息,骗术十分精准。从某种程度而言,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分子骗术得逞的重要前提。
事实上,虽然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和现象一直为人们所痛恨,但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在一天天“野蛮生长”。 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公众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以外,还在于信息泄露的路径和渠道广泛存在。
因此,要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根除个人信息泄露的“顽疾”,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个人信息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为个人信息安全筑牢防护墙。同时,要完善约束机制,提高对信息管理单位或个人的约束力,加大对违法买卖信息的打击力度,对泄露信息行为严惩不贷,形成强有力的警醒和震慑。对于个人来说,要不断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地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新闻推荐
驾驶人李某一个月前因酒后驾驶被交警查处,然而其并未引以为戒,9月13日,李某再次因为饮酒后驾车被逮个正着。当天下午14时20分左右,市交警一大队一中队民警在磬云路与沱河路交叉路口设卡,开展“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