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杰 文/图
在中国的姓氏里,李姓无疑是一个大姓,自古以来的李姓名人不计其数。
李氏宗祠位于梁园镇新河社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经过后期的修建,如今的李氏宗祠十分大气讲究。在对祠堂的走访中我们尤其发现,传承家风家训,是李氏后人一直坚持不懈的宗旨。
李氏宗祠大气讲究
昨天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位于梁园镇新河社区的李氏宗祠。刚到地方,一个大气的“李氏古祠”门头映入记者眼帘。
李氏始祖李实,明朝正统七年进士,景泰朝右进御史,掌管都察院5年。1455年,李实从四川重庆合州移居无锡,再迁句容,后肇基于石塘西北3公里即白公池下,建立李家湾,后为乐岁乡大李湾村。500多年来,已繁衍23代,今李氏瓜瓞绵绵,族居皖中桑梓数十里,遍布全国,散居世界,可谓族大丁繁,人文蔚起,绵延继承,代不乏人,成为皖中方圆百里的盛名兴旺之族。其族人3万余人,堂号敦睦堂。
李氏宗祠砖木结构,印章形,门楼八字墙,大门中缝正对大小岘山口,两进五开间两进两厢。据家谱记载,一进五间属明代建筑,二进五间为李鸿谟(李鸿章外公)于清同治年间增建,并建两厢成四合院。祠堂进门右为二十四孝图,左为八仙过海图,大门进厅门楣横匾“积厚流长”,为清光绪五年由李鸿章题赠。
在祠堂里,我们看到明、清两朝多位官员为李氏宗祠撰写的楹联、匾额。“积数百年厚德丰功,代有伟人,上辅朝堂下光阀阅;合十三支远宗近派,时登家庙,仰承堂构俯振规模”、“远系溯江西,理学纯臣,往哲垂型光史乘;名门崇皖北,经文纬武,后贤济养焕箕裘”……一幅幅文辞深邃的楹联,宗族的来龙去脉尽呈眼底。
李氏宗族内名人较多。其中明朝进士两名,六品以上官员若干;清朝九品以上官员200多名,淮军将领几十名……
李氏家风代代相传
年近八旬的李光熙为李氏第十八代世孙,在他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宗祠外墙上的文化广廊,上面记录着自古以来的一些名人名言。
祠前有一口古井,距今也有500多年。“当年清朝的100多名官员都是喝的这里的水,李鸿章的母亲也是喝着这井的水生活的。”说到李鸿章的母亲,李光熙带着我们走进了“名苑”,内有李氏姑老太慈母庙,只见庙如一顶八抬大轿,轿内端坐十四世姑太,即李鸿章母亲。坐像上方是同治十三年慈禧太后为李鸿章母亲75岁大寿题匾“松筠益寿”。身下两排站立李鸿章八兄妹。
祠堂东边为《敦睦堂》李氏文化博物馆。该馆为徽派建筑。底层主要展示的是从黄帝至清朝灭亡的历史过程以及李氏家族文化,二层展示的是李氏家族精英。
馆内有钟和鼓,族人称,李家有大事的时候就会撞钟击鼓。据称,多年以来,李氏家族一直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就在前不久,这里还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家族文化知识考试,今年参加高考的李氏家族的45名准大学生从这里出发,聆听家族人的教诲,学习传承感受传统家风家训的熏陶。据了解,祠堂内设李正雄将军“慈善基金会”,已进行5年,凡李氏学子考取大学一类本科每人奖2000元,二类本科每人奖1000元,特殊困难学子另行奖励。
国有史、家有谱。自清雍正丙午年起,族人7次修撰家谱。一、二、三、四修谱牒失于兵乱。光绪五年五修宗谱,民国三十八年六修宗谱完善保存,另有明朝官员题词、名人传、谱序等40多篇。
新闻推荐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牌坊乡党委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吃准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抓准核心,巧用“加减乘除”,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加”强学习,强化宗旨意识。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