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根林
暑假期间,赤日炎炎的那些天,我随着均衡教育督导团队走过46所中小学。皮肤在烈日下烤得焦黑,心情也在质询间变得焦虑。我们的乡村教育该何去何从?不足百人的学校是不是都该遣散撤并?袖珍小学肯定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在那些“高大上”的超级学校,我们听到的是引导员热情洋溢的讲解,校园占地众多、教师队伍庞大、教育成果丰硕、学校风光无限;但在那些山区及偏远的学校,我们听到了校长的感叹,学生数量锐减、教师队伍老化、教学前景堪忧。
我们需要集中优质资源,我们更需要均衡教育。办学规模不是衡量学校生存的唯一标准,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是师生能否全面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是否真心满意。
在许多时候,我们在诟病超大规模学校的同时,也忽视了微型学校的存在。实际上,世界教育史反复证明,最经典的育人摇篮不是那些乘风破浪的超级航母,而是那些简洁质朴的微小舢板。“夏山学校”是最有说服力的案例,“巴学园”也是孩子们永远乐此不疲的天堂。
夏山学校创始于一九二一年,校址在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
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认为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面对一些“高大上”学校铺天盖地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我的脑海里对应呈现的是夏山学校的教学特点:采用弹性课表与混龄编组的学级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责任与信任。学生年龄不拘,学生人数大致维持男生二十五名,女生二十名。校长尼尔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学问并非是最主要的,自信才是重要的;学校无正式的考试,而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舍去权威主义,在夏山,教师与孩子同样被尊重,同样拥有自己的尊严。
夏山学校是一所袖珍学校,在校学生大约45人,但这所袖珍学校今年已经95岁了。她长寿的秘诀在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与大中国相比,日本是个弹丸小国。巴学园是这个小国里的一所小学校,该校只有五十几名学生。巴学园是小林宗作1937年创办的幼小一贯制学校,此校在1945年的东京大轰炸中被夷为平地。这是一个小国大战中夭亡的小学校,小林宗作曾因传播韵律学而知名,如果不是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许多人还不知道他办了一个巴学园。然而,逝去的小林和只有8岁的巴学园永远活在世界教育的圣坛之上。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林先生的教育信念,《窗边的小豆豆》的最后一章,这样描述道:
“巴学园的电车校园里落下了好多颗、好多颗B-29投下的炸弹。
校长先生梦幻一般的学校正在吐着火舌。老师所至爱的孩子们的笑声、歌声,被响着可怕声音而倒塌下去的学校的声响所替代。已是无法扑灭的烈火烧毁着学校。自由冈到处是熊熊的烈火。
这时,校长站在大路上,一直痴望着燃烧着的巴学园。他依然穿着那身略带皱纹的黑色西装,像平素那样把两手插在上衣兜里。校长先生望着火光向站在他身旁的大学生儿子说道:“哎,今后再办个什么样的学校呢?……
小林老师对于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倾注的热情,比此刻吞没着学校的烈火更为炽烈。老师是不屈服的。"
学生变少了,老师变老了,学校变小了,这些并不比“大轰炸”更可怕。
随着学校格局的变化,“今后再办个什么样的学校呢?”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直面乡村教育,回味基教乡愁,实施均衡教育,都需要我们珍惜袖珍学校。
新闻推荐
有错就要认错、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