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袁军宝
晚上7点半,山东省临淄区齐陵街道齐家终村文化广场上灯光通明,乡亲们各自“占据有利地形”,有的在前排坐马扎上,有的在后排站自行车上,还有的骑在广场上的双杠上,400多人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
他们在看什么?原来是“齐彩蒲公英”返乡大学生宣讲团在演出,讲的是“身边好人”的故事,歌曲、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穿插其中。村民李华聚精会神地看着,眼泪汪汪。“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看他们讲的宋兰英,一个养女,能和上门丈夫精心伺候养父母几十年,真是可贵。咱既是儿女,也是公婆,怎么能不好好尽孝!”
据临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玲霞介绍,像这样的“齐彩蒲公英”宣讲,自2014年至今已组织1500余场次,覆盖全区所有村居、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受众达38万余人次。
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支大学生宣讲团?王玲霞说,每年寒暑假都有很多大学生返乡,他们渴望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但往往缺少平台,无处可去、无事可干。而同时,临淄区每年评出大批好婆婆、好儿媳、好儿女、好村民、好邻居等身边好人,但就是缺少宣传人员。基于此,“齐彩蒲公英”返乡大学生宣讲团应运而生,名字中的“齐”代表齐国故都临淄,“彩”意味着绚丽多彩,蒲公英寓意返乡大学生是传播美的使者。
虽然没有报酬,但大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却很高。截至今年暑期,已经累计招募6期、共计1300多人,经过试讲评比,最终遴选成为“齐彩蒲公英”宣讲员的有780多人。临淄区文明办副主任朱清华说:“宣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锤炼,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
为让群众更喜欢自己的节目,这些大学生“小喇叭”们费尽了心思。他们自己实地采访、撰写讲稿,然后反复进行大众化、口语化训练,相互挑毛病、提建议,最终深入浅出地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90后”小姑娘于雅迪,为了写好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哥哥的王秀花,一连三天去了王秀花家,亲身体验那份爱意和艰辛。
在“小喇叭”们演讲过程中,还配合播放他们亲手制作的幻灯片,中间穿插文艺演出,让群众看得好、坐得住。目前临淄区文化部门已组织演职人员采用歌曲、快板、相声、秧歌、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排储备《婆媳情》之类的寓教于乐节目300多个,其中大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有20多个。
一方小讲堂、巨大正能量。在朱台镇房家村宣讲时,在大学生宣讲员讲述完79岁高龄杨花春孤身一人抚养8岁小孙子,12年来省吃俭用,最终让孙子考入大学这一舔犊情深的故事后,很多村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村民跑到后台交给宣讲员1000元钱,让帮着捎给杨花春老人,并坚决不留姓名。
把好故事传给乡亲的同时,“小喇叭”们也得到了成长。“最大的收获就是突破了自己,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了。”大学生张青菁说,第一次登台宣讲时紧张出汗,磕巴了好几次,但几次下来已是挥洒自如。
临淄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召才说,“齐彩蒲公英”活动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了身边好人好事正能量,又让大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他们就像多彩多姿的蒲公英一样,将向上向善的种子播撒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新闻推荐
卫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映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作为城市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小区的卫生好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近日,记者就卫生情况走访了崇左市多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