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那些年,他们走入大学的随身行囊

来源:今日广德 2016-08-3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临近开学,即将迈入大学的孩子已置办起了“装备"。那么,入学前到底需要带些什么?每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的回答,这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几代人的生活。

人物一 1964年考取安徽大学的夏传寿

临行前,夏传寿背着装满自己喜欢的书的一个黄色旧军用书包,外面挂着一只旧搪瓷茶杯,茶杯身上印有鲜红的大字,一边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边是“赠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那是他抗美援朝烈士哥哥的遗物;外加老爸老妈用一块旧床单包裹着几件旧衣裳的包裹,其中主要是一套旧棉军装――那也是他敬爱的哥哥的遗物――踏上前往大学的路。

“那个年代,哪像现在的大学生们乘飞机坐高铁,父母开着自家小车,带着大包小包去报到。由于我的父母亲年老多病,经济十分拮据,连路费都有困难,还是由地方政府和学校共同解决的。"退休语文教师夏传寿告诉记者,“虽然这一天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可回忆起来,仿佛就在眼前,那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从穷困小山村走向光明和幸福的开始,那是我独自行走人生之路的开端。"

人物二 1993年考取皖南医学院的陈蔚然

在县医院从医的陈蔚然是部队退伍后参加成人高考的,因为喜欢听些流行歌曲,所以入学的行囊里塞了一个随身听、几盘老磁带以及几本休闲书,还有亲戚给的20袋方便面和父母在银行换的方便在食堂找零的几十元伍角纸币——他至今都记得父母亲人当时给予他的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另外,他还在行囊里装了本部队发的影集,里面有许多在部队生活的照片,方便他闲下来思念战友、思念家人时翻一翻,让相片定格下的美好瞬间,再带他看一看记忆中难忘的人和事。

“当年的物质生活远远没有今天这么丰富,但我们过得很充实,那时手机还不算普及,所以很少有人能带上这个,当然,也没有什么聊天软件,但那些与同学围在一起吹牛、侃大山的日子,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无忧无虑,非常难忘。"陈蔚然回忆道。

人物三 2015年考取上海师范大学的刘阳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开始,我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列起了‘行囊’清单,除了原本就有的,另外还花了好几千元呢!"刘阳一边翻出当时的入学装备清单,一边告诉记者。

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无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物品,刘阳表示,她也是各种数码产品的“发烧友",所以她的行囊里还装上了iPad、单反相机和智能运动手环等。原本还准备带几本好书的她看到已经塞满的行李箱,又想到手机、电脑都可以随时查看电子版,也只好万分不舍地先放下了又厚又重的纸质书。

“还有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和生活费,现在生活比以往好了,父母也总是希望给我最好的,所以虽然当时生活费已经给了不少,但还是不停地嘱咐不够再说。"刘阳说道。

(晏勤勤)

记者手记:回望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入学行囊,也许所装物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始终没变的,是那沉甸甸的理想和亲人无微不至的关心。

新闻推荐

治“车窗垃圾”该法律上场

□政协委员朱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随着车辆的增加,不文明行车行为也逐步增多,其中“车窗垃圾"就是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这不仅给公...

相关新闻:
驾驶因你而文明2016-11-23 16:18
猜你喜欢:
这个小偷真胆大!2016-11-23 16:17
评论:(那些年,他们走入大学的随身行囊)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