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生活改善的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全面迈向小康的进程中,贫困群众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他们的梦想构筑。
利州区石井铺镇板庙村七组贫困户王兴安:
2014年我驾驶农用车意外发生交通事故,车上3人受伤、1人重伤,各种治疗费要花费16万余元,本就家庭贫穷的我面对巨大的压力彻夜哭泣,在镇村干部的协调下,我在信用社贷款付了医药费。但是,我上有老年人,下有2个孩子读书,又没有什么手艺,家庭收入微薄,这么多贷款怎么还得起啊,供养老人、孩子的费用怎么办啊?
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的帮扶干部蔡发勇和联村干部陆登仁来到我家,与我长谈了一夜,他们一句句真挚的话让我坚定了奋发图强的信念。
第二天,他们又针对我的实际情况手把手地帮我规划产业发展,协调支持我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流转闲置圈舍1栋,改造圈舍300平米。我开始响应政府的号召搞起了生猪代养,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缺技术我焦急万分,兽防站长陆登仁天天到我家来做技术指导,经过半年多努力,我的260头猪出栏了,一下就挣了7.6万元,我的贷款一下子就有钱还了。今年我又代养了300头生猪,预计收入达到9万元,经过帮扶干部的关心,我的生活一下子好起来了。
利州区白朝乡星明村二组村民汪华亨:
过去我从来没和政府部门打过交道,但这两年政府工作态度积极活跃让我有了对政府的全新认识。干部都到贫困户家了解需求,帮着我谋方向、出点子、唠家常、解困惑。领导了解到我家的困难,了解到我发展产业的强烈愿望,特别是了解到我人穷志不穷的脾性,2015年1月,在政府扶贫惠民政策的帮扶下,我便做起了蜜蜂养殖产业。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随着收入的提高,我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路也好了,水也有了,村农家书屋也办起来了,最近还了解到电子商务的概念。在各位领导干部和单位的帮衬下脱贫攻坚的胜利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衷心期盼星明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施雨岑)作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困境儿童向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针对困境儿童面临的突出困难和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