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中国楼市发起“去库存”攻坚战,一边是一二线城市轮番上演楼市“盛宴”,一边大多数三四线地区消化库存仍前路漫漫,“冰火两重天”的中国楼市正在演绎怎样的变局?又将如何影响你我的住房梦?记者近日奔赴多地调研,探寻中国楼市真相。
涨涨涨!多地“一房难求”加剧楼市两极分化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世茂翡翠首府楼盘新放出112套精装修房源,不到1小时销售1.5亿元,全部房源连夜售罄。
“能买到房就是赚到了。”大学毕业留在合肥的陈先生费尽周折当晚如愿购得心仪的一套房子。他告诉记者,尽管14200.79元/平方米的价格比去年1月首次开盘的8000元涨了近80%,但考虑到是精装修,交通购物也便利,这个价格也能接受。
上万人争抢几百套房源、买房拿号得靠硬关系……继年初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之后,上半年合肥、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也出现“一房难求”现象,尤其合肥市39.57%的房价涨幅居各大城市首位,成为楼市一匹“黑马”。
“上半年楼市的分化正从‘少数城市热、多数城市冷\’转向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如果分城施策执行不到位,2016年全年房价上涨预计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扩散,库存增加预计从三四线以下城市继续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愁愁愁!边消化边新建“去库存”仍前路漫漫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2100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53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尽管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房地产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一二线城市库存压力基本释放,多数城市库存消化时间缩短,但数据还显示,当前去库存仍压力大,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高达1.53亿平方米,同比激增23%。
值得警惕的是,非住宅房也严重过剩。更多城市也面临商业地产高空置率的压力。
“新一轮‘地王\’潮下,应警惕部分城市仍热衷土地开发,去库存不力。”倪鹏飞说,目前三四线去库存的速度远低于一二线城市,但是投资和开工面积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消化的量赶不上新增的,最终导致库存越积越多。
新新新!在“人的城镇化”中挖掘楼市新动力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要达到45%,意味着未来将有超过5000万人口向城镇迁移,超过7000万农村人口向市民转化,这些都是未来新的住房需求,也是楼市发展动力所在。
挖掘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动力,短期看重在稳定市场发展,防范风险。如对房地产调控要把握好因城施策的主基调;要控制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开发土地供应,加速去库存。
2016年,江西省萍乡市商品房开发用地计划在过去三年的平均基数上下降50%。“这对一个财力偏弱的地级市来讲,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萍乡市房管局市场监管科科长余亮说。
挖掘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动力,长期看要和改革赛跑,以制度性创新释放住房新需求。未来关键要满足两类人的居住需求,新就业的大学生和新进城的务工人员。
倪鹏飞说,在绝对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通过鼓励农民工购房、针对新市民购房的信贷政策调整、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等刺激新需求入市,真正让新市民融入城市,在城市安家立业。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柯林)6月16日是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主题是“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当天上午,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在辖区集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咨询活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