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芦笙悠悠萦绕教书匠的执教生涯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6-01 00:01   https://www.yybnet.net/

吹奏牛角。

师生参加文艺演出。

熊永伦介绍芦笙吹奏。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开门就是大山,熊永伦的新家执意建在祖宅旁边。祖宅舍不得拆,全是回忆,当年就是在这里,一到晚上就响起欢快的苗家曲调,还有第一次跟父亲学芦笙、第一次吹牛角、第一次跳竹竿舞……

5月25日,记者走进熊永伦的新家,迎面就看见六七把芦笙。“教学生用的,里屋还抹了一块黑板。”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小寨村的熊永伦瘦瘦小小,粗大的手指、粗糙的纹理看不出他是当了几十年的教书先生。这么个毫不起眼的退休老师,可当他吹起芦笙时,整个人瞬间变得神采奕奕,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家庭等属于他的荣誉,都比不上那一刻音乐带给他的光芒。

音乐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

A

山中岁月长苗家乐舞浸润童年

熊永伦生于1953年,父亲由于粗懂文墨,曾在村里做队长。苗族世代居住大山里,条件非常艰苦。家里孩子多,一个大家族20多人,直到1994年才分家。当孩子还不能分担劳动,每张嘴又都嗷嗷待哺时,外人看了都觉得这家人太不容易。

可父亲很要强,无论种田还是养殖,都要求做到最好,技术规范又科学。但这又意味着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他人都种懒汉田,我父亲每天都是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收工的。”熊永伦回忆道:“就是不想别人看我们笑话,甚至要给他们做示范。”

在父亲的带领下,瘦小的熊永伦一点不敢松懈。“最累的时候,坐下来半个小时缓不过来,不能躺,躺下就更起不来了。”

在艰苦的年月,音乐成了苗家人最好的消遣。晚上清风徐来,经常三五人聚在一起,吹起芦笙唱起山歌,精神为之一振,大家哈哈一乐,一天的疲劳都消散无踪了。熊永伦从小就跟着爸爸学芦笙,不同的曲调有十多套,没有乐谱,全靠心记。

兴文是全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其传统的花山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八节又叫姑娘节,是苗族的“情人节”。每当过节时,苗族乐舞更是大放异彩,唱山歌、抬花竿、蹬脚舞、斗芦笙等,这些都成了苗族人民的传统所系,以及民族文化的标识。

小寨村村主任是汉族,在他看来,苗族文化不仅很有民族特色,并且富有神秘感:“比如他们在葬礼上要吹笙、打鼓,还念念有词,可能只有他们本民族才知道念的是什么。”

熊永伦小学毕业后就务农。“父亲多次强调‘这些曲子要传下去,现在轮到你们了。\’”

B

音乐点亮心火重燃教书热情

后来,大坝乡办起了初中,熊永伦去叙永县读了个一年短训的师范班,毕业后就一直担任农村代课老师。

一个人还好,结婚生子以后,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当时教一天书算10个工分,赚1毛2分钱,出去担煤的话一天有2块钱。”熊永伦说道,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年,而很多同事熬不住,辞退了工作。熊永伦也打过退堂鼓。朋友劝他再坚持一下,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确实发生了转机,不是工作待遇提高了,而是熊永伦被县文化馆抽调去当苗族演员。“我们有12名,培训了一个月,然后参加文化展示。”

以前口传心授的苗族芦笙曲调都是散拍子,节奏快慢都随演奏者心情,随意发挥。培训中,熊永伦第一次接触乐理,知道了什么是2/4拍、什么是4/4拍。独奏的话,曲调可以跟着感觉走。合奏以及学习阶段,有乐理基础,会掌握得更快、更准。

这次文化展示后,熊永伦又和几个朋友组队参加宜宾市首届农民艺术节,还获了奖。此时,熊永伦突然想起父亲交代他的任务:把苗家音乐传下去。学校不就是最好的平台吗?熊永伦一下找到了教学的激情。

为了不耽误教学,他索性住在学校,为的是放学后能抽时间排练。在他因地制宜地创设的第二课堂上,苗家的音乐、舞蹈艺术融入教学和课余文化活动,设计出了独具苗乡特色的课间操——“竹竿舞”“挤芦笙”“牛角舞”等。

1993年,熊永伦自编自导的《苗家乐》参加四川省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获得了银奖。并且第一次比赛就收获了热心观众。

“当时一位姓田的企业家,头发已经花白,可能有六七十岁了,听说有来自家乡的学生来省城参赛,非常感动,开车接送、买吃的喝的,还带我们在成都到处逛。”熊永伦说到此,还十分激动,后来和那位老人再也没联系过。“但是他让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确实有意义。文化能让人找到归属感,找到自信。”

当熊永伦在学校创办苗族艺术课堂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一个女学生立志考出去,只对主修科目用功,对苗族文化颇为冷淡。

熊永伦却不愿放弃,一遍遍给她做工作,带她出去参加比赛。现已是大学生的这位女孩,事后告诉熊永伦,是当初的苗家音乐为她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无论是见识眼界,还是修养品格,如果缺失了艺术教育,都会有所欠缺,长大后不能更充分地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

因为苗家音乐,熊永伦作为一线农村教师,重新拾回了自信和教书的乐趣。熊永伦不仅让学校再次回荡起苗家音乐,还探索出了“苗语、汉语地方话、汉语普通话”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那些在家只说苗语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以前小寨村小的教室,高板凳当课桌,学生自带小板凳,教师戴着斗笠上课,条件很艰苦。但在老师们的坚守下,学校获得了外界的关注,还获得捐助,有了室内体育活动室、图书室、室外运动场地,成为一个条件基本完善的苗寨希望小学。

但熊永伦也遇到过烦心的事情——1994年才转正的熊永伦,由于工资很低,女儿熊宗琴高考失利后,没有能力让她继续进修。不能上学就外出打工,女儿这么打算。可父亲建议她留下来,边干边学,先从代课教师做起,教授苗族文化,再考取编制后,也能走出这大山。

如今,熊宗琴已经有了编制,却不想出去了。不光她留了下来,她的丈夫也成了代课教师,拿着1000元的月工资,却沉浸在教学中不亦乐乎。“老公的老家在兴文石海,经济发达得多,但是他也喜欢上了苗族乐舞,情愿留在这里了。”熊宗琴说。

C

文化复兴战略搭建更大发展舞台

兴文县是古僰人最后消亡地,也是四川最大苗族聚居县,当地自2008年起打造“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通过建艺术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编制教材,对接旅游业,强化民族校本课堂开发等多种渠道,加强苗语、苗歌、花山节、芦笙舞、银饰、刺绣、蜡染的传习,挖掘和整理僰人槌牛节以及汉民族高装文化、鲵螈文化。

在此背景下,熊永伦的特长得到了最大发挥。

2011年,身为兴文县苗族促进会副理事的熊永伦,在教育局的组织下,与苗族文化专家和多名教师编写了《苗族语言》等涉及语言文字、声乐、舞蹈、体育、器乐、工艺美术的六类校本教材,并在全县推广使用。

如今苗族文化已经渗透到当地生活的点滴。“兴文民族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沙坝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就是我吹奏的芦笙小调。”熊永伦说道。

熊永伦成为兴文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当地的国家级景区“兴文石海”的文化展演也少不了他。2014年的花山节,熊永伦和孩子们表演“挤芦笙”,倒吹芦笙、蚯蚓滚沙等高难度动作让观众大喝精彩。“乡土艺术走上大雅之堂,必定会有个再适应的过程,虽然有些东西变化了,但本质能保持就行。如果不适应文化市场,只在大山里自我欣赏,又怎么能让更多人了解?”

但在教学中,熊永伦强调“原生态”的教育,芦笙从单音到组合音,打鼓几十个鼓点,都要全部领会,才算修行进了门。这跟商业表演,只吹欢快的曲子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传承苗家文化,熊永伦曾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今年又入选“全国最美家庭”。更令熊永伦欣慰的是,苗族后生无论在外打工多久,一听到芦笙响起,还是打心眼里觉得亲近。“不知是不是因为太偏僻了,接触现代音乐有限的缘故,他们跟传统文化的联结还很牢固。或者是因为,音乐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我们的音乐就不会停。”熊永伦感慨,苗族文化终于没有断层,而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盼,尤为重要的是,他借此找到自己身为农村教师的价值。

新闻推荐

景区隔离栏拆除下个节假日再搬出来

工作人员将隔离栏装车运走。10月9日,10余位工人正在拆除西昌邛海宾馆至邛海公园道路中间的隔离栏。这些隔离栏是9月30日安装的,国庆长假后,即被拆除。好端端的隔离栏怎么才安装了十来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芦笙悠悠萦绕教书匠的执教生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