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阿坝民声(2016年第22期总第240期)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6-30 13:46   https://www.yybnet.net/

民声·追踪

绒兴家苑“住改商”死灰复燃请求彻底整治

绒兴家苑住户来信反映:

我们是绒兴家苑1栋2单元的住户。前几年清理“住改商”,绒兴家苑的茶楼、藏餐、麻将馆等得到遏制,也让住户们清净了一段时间。近来,绒兴家苑“住改商”大有死灰复燃之势,原有的家庭宾馆持续营业,还有新装修的家庭宾馆陆续营业。人员来往十分繁杂,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在此,再次恳请相关部门彻底清查,关闭非法营业的家庭宾馆,还住户们安静、清净的居家环境。

回音壁

马尔康市人民政府答复如下:

针对群众反映的“绒兴家苑住改商死灰复燃,家庭宾馆越演越烈”问题,我市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住改商”清理整治的具体措施,并开展了一系列摸排清理工作。现将具体情况回复如下:

一、开放举报电话。针对个别“住改商”较为隐蔽,我市多次开展集中清理活动都未发现的情况,向社会大众开放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电话,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及时提供有利线索。

二、开展集中清理排查。5月中旬以来,市公安局将局机关民警分为四个小组,坚持每周开展2次以上的清理清查行动,重点针对噪音扰民、“住改商”、出租房以及涉黄涉恶社会治安乱点进行清查。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60余人次,警车12台次,清理各类场所70余家,查处卖淫嫖娼案件4起,处罚8人,取缔“涉黄”娱乐场所2家;摸排涉嫌“住改商”场所4处,下发停业通知书2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拟在近期召集所涉及相关部门开展一次或多次声势浩大的联合清理整治行动,力争还群众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目前,联合整治工作已进入工作协调和对接阶段。

民声·表扬 

九寨沟人的帮助让我们发自心底的感激

湖北省十堰市游客于绍华给“书记信箱”来信反映:

我是一名来自湖北省十堰市的游客,乘“五一”小长假自驾游九寨沟,但由于汽车事故没有游成九寨沟的美景,但九寨沟人美丽的心灵使我不得不写这封信,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和表达我对九寨沟人的感激之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五一”中午我们经过了九寨沟县城,在去往景区的路上不幸将车子开到路沟里,那一刻真是无助、无语和狼狈不堪。路过的群众帮助报警后,110的薛警官及时到达现场,首先问人要不要救治,得知人没事后,把我们安排到警车里休息,协助交警处理现场,报保险公司施救。由于事故损坏了路灯杆,施工队漫天要价,薛警官又忙着协调相关部门,一切处理完后把我们送至县医院检查身体,最后又把我们安置到宾馆,已是下午6点多钟了,并留下联系电话,叮嘱有事一定要及时联系他。要不是薛警官的忙前忙后地帮助,我们人生地不熟,真不知如何是好。

5月2日不上班,3日一早我们到公路局办理赔偿损坏的路边树,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了最大可能的帮助,先办好我们需要的手续,其它手续留待后面来完善。10点我们赶到建设局,见到薛警官帮我们联系的吴局长,吴局长在办公室即刻电话联系施工队协调好了路灯杆赔偿价格问题,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方便。中午1点赶到黑河交警中队,不在上班时间,但警官即刻把我们带到办公室,办好全部手续后,帮助找车送我们返回了县城。至此,作为当事人,我们还有点没回过神来,全程怎么如此顺利?真有点家的感觉。这使我想起那么多个部门办事人员都提到的那句话“你们来九寨沟旅游不容易”,透过这句话反映出九寨沟县委、县政府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致使全县形成了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

作为游客,通过这个事故深刻地体会到了九寨沟人的精神面貌,在感谢县领导的同时,建议应大力宣扬表彰薛警官同志这样的工作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这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民声·诉求

母亲治病需搬迁求助建房资金

金川县群众曾某某来信反映:

我母亲叫朱某辉,58岁,精神二级残疾,家住极偏远的金川县河东乡高山结木村,距县城16公里,其中公路到母亲家住地8公里,山路崎岖,周围无人烟居住,属农村低保户。

本来我们是幸福的五口之家,妹妹在12岁时不幸夭折,兄弟在17岁时上吊自杀。2014年父亲又去世,现在就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因母亲患有极其严重的精神病(她这种精神病民间称为疯颠病)至今已有20多年,随着年龄增长,因家庭经济极度困难确实无能力去医治,因而病情越来越严重,现已发展到神智不清,见人就骂,见人就打,甚至看见别人的牛羊及牲畜也乱打、乱赶,有时把别人的牲畜不是打伤就是赶到悬崖处摔死。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到处乱跑,更为严重的是每年冬季常常到野外烧火取暖,多次险些造成火灾事故。友善的村民们在乡村领导下,积极响应号召,各尽所能献爱心,并充分理解母亲的病情,顾及母亲发病时所造成的损失都给予谅解。同时还热心安慰我,安心外出打工,来解决家庭最低基本生活所需费用,所以我连初中都没读完,就打工去了。

为了控制母亲这种病情继续加重,乡村领导及友善的村民们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恳求将我母亲搬迁到县城附近居住,一方面便于及时医治病情,不再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又便于我在县城打工照料母亲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乡村领导和友善的村民们积极协助我在县城附近等地找建房地址,但是考虑到经济来源,无能力在县城附近买地基,只有在离县城较近的勒乌镇大坪村找到一处面积为60㎡左右的地基(因母亲不仅患有严重的精神病还患有较为严重的腰椎骨折和血栓病,现在生活不能自理,而且随时需要人照顾)。

由于搬迁建房所需费用较大,而母亲的经济收入仅靠农村低保来维持,为了让母亲的病情不再继续加重,作为女儿,我只有省吃俭用,从微薄的打工收入中,节省开支来解决母亲的治病费用,而母亲搬迁建房所需资金根本无力解决。为此,恳求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在建房资金上给予帮助。

回音壁

金川县人民政府答复如下:

来信收悉后,我县庚即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况

朱某辉,女,现年58岁,精神二级残疾,现家庭人口仅其1人。家住金川县河东乡结木村结木社(娘家系勒乌镇大坪村人),距县城约18公里。其长子于1999年因病死亡,次女于2004年不幸夭折,丈夫于2014年因病去世。家庭条件实属困难。目前,其生活起居、看病就医均由其长女曾某某一人负担。但由于其病症反复不定,长女曾某某外出到金川县城务工,并将母亲朱某辉从河东乡结木村结木社送至勒乌镇大坪村四姨朱某琼家(朱某辉姊妹)居住,让其得到更好的照顾。

二、工作开展情况

长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关怀下,县级民政部门和所在乡、村按照“济贫救弱”的精神,认真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努力从农村低保、生活救济等方面给予最大照顾。一是及时足额兑现各项惠民补助。经统计,朱某辉个人每年享受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草原和林业生态奖补、粮食“三项补贴”及低保补助等6000余元。二是努力给予生活上的最大帮助。鉴于其家庭现状,乡、村于2011年从民政部门争取了部分资金,对其住房进行了修缮;2012年再次争取资金对其住房进行了新建。其丈夫去世后,村“两委”积极奔走,及时妥善安排了丧葬事宜。

接到“阿坝民声”交办件后,县政府领导立即安排相关部门和乡、村第一时间对其寻求帮助事项给予支持,一是建房用地问题。曾某某四姨朱某琼同意无偿给予建房用地60平方米。相关手续由勒乌镇政府及大坪村“两委”协调办理。二是建房资金问题。由河东乡政府及结木村“两委”从县国土资源局争取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资金解决,不足部分由朱某辉长女曾某某负责筹措。经与朱某辉长女曾某某面对面沟通,其同意以上协调解决办法。待国土资源部门下达指标及相关手续完备后,将尽快组织其推进搬迁工作。

州交通局大院外“住改商”影响住户休息

州交通局住户来信反映:

我是马尔康市步行街州交通运输局住宿楼一名住户。步行街州交通运输局大内院,本为房改后单位职工、百姓们生活住房,人员结构较为单纯,也便于管理,可是现在大院外一楼某住户却将住房改建成了明令禁止的非法“住改商”,成为美容、服装店,置我们周边住户生活环境、治安条件不顾。

该住房成为美容、服装店后,大院内安静、卫生、和谐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噪音、复杂的来往人群,对其他业主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阿坝民声”栏目在读者心中可谓是实实在在反映老百姓民生问题的平台,故借“阿坝民声”栏目反映此事,希望该问题能得以解决。

回音壁

马尔康市人民政府答复如下:

来信收悉后,我市立即安排市公安局对来信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根据来信反映的问题,市公安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州交通局大院外“住改商”影响周边住户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马尔康镇崇列街(步行街)州交通局一楼临街处,有两间招牌分别为“琪雅美容店”、“丰云羊绒”(服装店)的店铺。“琪雅美容店”出示的营业执照为“康红之美护肤品销售店”,法人为王某某,地址为马尔康镇崇列街6—9号;“丰云羊绒”服装店无法提供营业执照。

通过到州交通运输局办公室走访调查得知,“琪雅美容店”、“丰云羊绒”服装店两间店铺为州交通局职工房改房改造而成,两处房屋的所有人均为州交通局职工,州交通局考虑到职工家属无固定工作,经济困难,同意其在不影响治安秩序的情况下,经营服装店和美容店。该两间店铺在一楼临街的位置,未通向州交通局大院内,营业时间从上午到晚上9时左右,两家店铺不存在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也未从事其它违法犯罪活动。

对于两间店铺是否属于合法经营,市政府已安排市工商质量技术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执法检查,根据检查的情况再进行适当处理。

“身边的好人好事”栏目征稿启事

时至今日,本报“阿坝民声”栏目开办已四年了。期间,本报紧紧围绕全州“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总体要求,怀着真心、带着感情认真办理好每一封群众来信,依法文明接待每一次群众来访,精心编排好每一期栏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拓宽和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加强民生监督,不断提高党政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承蒙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四年来本栏目越办越红火,深得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点赞。

为进一步办好本栏目,根据广大读者要求,本报决定拓宽栏目报道内容,增设“身边的好人好事”版块,面向全州广泛征稿,稿件以您身边发生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为基本素材,对身边的好党员、好干部、好青年、好邻居等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稿件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均可,也可通过电话、邮件提供线索,要求内容真实可靠,并请留下您的姓名及联系电话,便于我们核实材料。欢迎全州广大群众积极投稿,稿件一经采用即奉稿酬和线索奖励。

投稿邮箱:abms001@163.comabrbzhbs@163.com联系电话:0837—28289962828998联系手机:15378370008

“四风”举报“直通车”

举报电话:17781301184

官方微信公众号:阿坝州纪委社会监督随手拍

《阿坝民声》栏目组

联系电话:0837—28289962828998联系手机:15378370008电子邮箱:abms001@163.com

阿坝州已开通“阿坝州广播电视网”(网址:http://www.abatv.com.cn/),干部群众可登录网站查看“阿坝民声”电视栏目。

新闻推荐

农村老人要小心“换钱”骗局

本报讯日前,眉山市彭山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盗窃案。3名男子在眉山、乐山、雅安等地专找农村老人用假钱换真钱,共盗得钱财65200元,分别获刑3~5年,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据了解,前不久仁寿县黑...

相关新闻:
丁地平烈士塑像2015-12-11 00:51
猜你喜欢:
评论:(阿坝民声(2016年第22期总第240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