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社部近日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透露,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对积极响应“双创”的创业者来说,最大的障碍仍是资金。如何为“双创”扫清资金障碍?银行业近年来做了诸多尝试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业内人士认为,下一阶段,投贷联动试点的推进以及政府扶持资金的撬动,将成为银行业进一步对接“双创”的突破口。
“双创”呼唤金融创新
自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先后出台了数十份相关文件促进“双创”发展,税收减免上千亿元。但同时,对于创业者来说,缺乏资金、资源等创业要素,仅靠政策激励难以维持创业热情。
近日发布的《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数据显示,74.0%的专科毕业生和58.1%的本科毕业生,未来3年有创业意向。但现实中,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不如预想的高,毕业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则是资金筹备。
“‘双创\’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融资问题,因为‘双创\’的都是一些小微、成长型企业以及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创新企业。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难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日前表示。
由于大部分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几乎都是从零起步,这给传统的金融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为“双创”提供更大的支持,马蔚华认为,银行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怎么样在平衡风险和支持创新创业小企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小企业确实面临一些创业风险,银行要思考怎么做才能够既支持他们,又能和他们一起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马蔚华说。
银行创新服务初显成效
创新创业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性,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各大银行努力将金融资源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倾斜,在产品创新以及模式创新上都有一些不错的创举。
据了解,有的银行为创业企业、创新型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将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结算理财、顾问服务”为一体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正式推向市场,并创新推出“创业贷”、“三板通系列产品”和“V创享”小微企业特别行动计划;有的银行则针对高成长性小微企业,创新推出“成长贷”、“文创普惠贷”等产品,并成立了创客中心,发展创客会员;还有的银行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大力支持各类“创客”、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以及农村妇女创业,并对优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企业适用相对优惠的利率定价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强业务条线联动,努力走活服务“双创”这盘棋。有的依托自主研发的支付融资系统,为平台客户及其上下游、周边小企业客户提供在线支付、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有的银行创新全流程远程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基于PAD端的远程面签等功能和客户自助申贷及预审批功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线上、最专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投贷联动被寄予厚望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双创”的推动仍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有效推动力。未来,银行业又如何为“双创”注入持续的资金动力?正在试点中的投贷联动被寄予厚望。
“投贷联动将债权转化为股权,提高了银行的投资意愿,很好地支持了中小高新企业的发展。投贷联动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这将是现代金融体系下最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马蔚华表示。
“作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商业银行通过投贷联动,以‘股权+债权’的方式,不仅能为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更能以股权收益弥补信贷资金风险损失,让银行进一步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从而实现\‘双赢’。”业内人士认为。
除此之外,专家认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资金的科学运用,这将有效激发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入。
商业银行是创业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资金提供方,但一个现实是,出于银行商业化运作和可持续经营的需要,这种金融支持是有偿的,对信贷资金的风险容忍也比较有限。于是有专家提出建议,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项补偿基金,把银行的“有偿支持”和国家的“无偿支持”充分结合,以无偿的政府资金带动更大量的有偿的商业资金,可以更好地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
杜冰
据人社部近日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透露,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对积极响应“双创”的创业者来说,最大的障碍仍是资金。如何为“双创”扫清资金障碍?银行业近年来做了诸多尝试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业内人士认为,下一阶段,投贷联动试点的推进以及政府扶持资金的撬动,将成为银行业进一步对接“双创”的突破口。
“双创”呼唤金融创新
自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先后出台了数十份相关文件促进“双创”发展,税收减免上千亿元。但同时,对于创业者来说,缺乏资金、资源等创业要素,仅靠政策激励难以维持创业热情。
近日发布的《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数据显示,74.0%的专科毕业生和58.1%的本科毕业生,未来3年有创业意向。但现实中,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不如预想的高,毕业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则是资金筹备。
“‘双创\’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融资问题,因为‘双创\’的都是一些小微、成长型企业以及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创新企业。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难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日前表示。
由于大部分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几乎都是从零起步,这给传统的金融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为“双创”提供更大的支持,马蔚华认为,银行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怎么样在平衡风险和支持创新创业小企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小企业确实面临一些创业风险,银行要思考怎么做才能够既支持他们,又能和他们一起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马蔚华说。
银行创新服务初显成效
创新创业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性,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各大银行努力将金融资源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倾斜,在产品创新以及模式创新上都有一些不错的创举。
据了解,有的银行为创业企业、创新型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将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结算理财、顾问服务”为一体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正式推向市场,并创新推出“创业贷”、“三板通系列产品”和“V创享”小微企业特别行动计划;有的银行则针对高成长性小微企业,创新推出“成长贷”、“文创普惠贷”等产品,并成立了创客中心,发展创客会员;还有的银行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大力支持各类“创客”、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以及农村妇女创业,并对优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企业适用相对优惠的利率定价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强业务条线联动,努力走活服务“双创”这盘棋。有的依托自主研发的支付融资系统,为平台客户及其上下游、周边小企业客户提供在线支付、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有的银行创新全流程远程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基于PAD端的远程面签等功能和客户自助申贷及预审批功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线上、最专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投贷联动被寄予厚望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双创”的推动仍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有效推动力。未来,银行业又如何为“双创”注入持续的资金动力?正在试点中的投贷联动被寄予厚望。
“投贷联动将债权转化为股权,提高了银行的投资意愿,很好地支持了中小高新企业的发展。投贷联动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这将是现代金融体系下最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马蔚华表示。
“作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商业银行通过投贷联动,以‘股权+债权’的方式,不仅能为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更能以股权收益弥补信贷资金风险损失,让银行进一步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从而实现\‘双赢’。”业内人士认为。
除此之外,专家认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资金的科学运用,这将有效激发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入。
商业银行是创业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资金提供方,但一个现实是,出于银行商业化运作和可持续经营的需要,这种金融支持是有偿的,对信贷资金的风险容忍也比较有限。于是有专家提出建议,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项补偿基金,把银行的“有偿支持”和国家的“无偿支持”充分结合,以无偿的政府资金带动更大量的有偿的商业资金,可以更好地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
杜冰
新闻推荐
□周兴华(什邡)工信部近日对虚拟运营商新入网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进行暗访时发现,所抽查的109个营销网点中,违规比例超3成,虚拟运营商品牌分享通信因新入网用户及在网用户登记信息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