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保护古城文化须以人为本

来源:潍坊日报 2016-05-13 13:42   https://www.yybnet.net/

◎戴晓峰

“五一”前夕,湖南凤凰古城暂停“围城收费”,今后游客进古城参观可不再购买148元门票,只需在参观景点时购买相应门票,至此,一直在争议中实行三年的“围城收费”因经营与管理各方未达成协议而终告结束。

“围城收费”始于纷争,终于民意,决策的推出与取消仿佛一个轮回,古城又回到了从前游客盈门的状态中,欣慰之余,也留给了我们诸多反思:如何对待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需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决策者们更要慎重,谨防一意孤行。

作为资深驴友,“围城收费”期间我曾到过凤凰古城,看到的是客栈生意清淡,商户们惨淡经营。据报道,凤凰古城三年间收费达六亿多元,政府从中分得一亿多元,但在这期间,因游客数量急剧下降所导致的商业损失以及政府的税收却远不止这个数,孰重孰轻,决策者们自然能掂量得出。而游走在古城的街巷间,处处遇到设卡查票的工作人员,即便晚上徜徉沱江岸边,欣赏古城夜景时,冷不防从黑影里跳出几个查票人,吵架拌嘴,鸡飞狗跳,令人大倒胃口,本想在此休闲几日的心也早早歇了。而对居住于此的当地人,“围城收费”所带来的烦恼又是何等得多,“好女不嫁‘凤凰男\’,因为每次上门都要钱”成了当地的流行语,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诸如婚丧嫁娶这样的寻常事儿都要向政府部门打报告,而逢年过节走亲戚还要留下“买路钱”更是让人恼火,即便晚上出来散步都要经过再三的盘问,如此景象,让人恍如穿越到了抗战剧中,因此引起民怨也就在所难免了。

时至今日,凤凰县政府对“围城收费”的说辞依然是为了保护古城文化,所收的门票费也多用于古城的维修和建设。我并不否认他们“收费”时有这样的初衷,但对于如何保护古城文化的定义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众所周知,文化是依人而存在的,古老的街巷不过是人生活其中的遗留物而已。近些年来,凤凰古城的旅游热与大作家沈从文对湘西一带风土人情的描述不无关系,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大多是想体验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宁静、古朴和边地之风,体验那里的人情世故,生活的样态等等。所以,如果想要保护古城的文化,首先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想尽办法留住那些随时光流逝而越来越淡的传统的东西,让游客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湘西人的生活状态,唯此才是真正对古城或者古镇文化的保护。试想,一个充满了戾气的古城或者像周庄那样成为一个被迁空了的古镇,前来寻找“边城”生活的游客又能从那些建筑中找到什么呢?所以,一个开放的西湖和一个“活着”的西塘才是对古城或者古镇文化真正的保护,因为只有人的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才能体现一种文化本真的样子。

新闻推荐

精准发力“洼地”聚金

□本报记者尹莉莉石莹智慧、创新、绿色发展是奎文区服务业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保护古城文化须以人为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