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路怒症”
让开车的你知道周边危险
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急变道等现象每天都在上演,开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心中都会非常愤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云鹏团队开发的“车辆联网感知与智能驾驶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可以说给“路怒症”对症下药,让驾驶员事先知晓周围的危险情况。
王云鹏说:“驾驶行为对避免车辆的安全事故贡献率高于90%。驾驶人、汽车、路况等综合情况非常复杂,要让开车的人快速知晓身边的危险,提前对危险作出反应,避免紧急情况发生,这就是我们科研的目的。”
王云鹏的团队开发了车辆安全状态感知技术、行驶车辆危险辨识方法,制造了车载终端。车辆定位、运行监测、运行状况诊断等情况,让驾驶员快速知悉,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2
快速检测黄曲霉素
保卫餐桌安全
花生、玉米、豆类和一些乳制品,放置时间长了会发霉变质或者受到污染,其中就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还会污染食用油、中药材等,它的毒性很强,能破坏人的肝脏,轻的导致厌食、呕吐,严重时可以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团队开发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从农田到餐桌,保护百姓饮食安全,灵敏、高效检测毒素,是李培武团队的追求。他们首创了3种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开发出
1
7种试剂盒、3种检测仪器,破解了检测灵敏度低的难题。3
肝病重症患者的“福音”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新发病例数增长迅速,其中有不少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
为给肝病重症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以郑树森为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突破肝癌肝移植国际传统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包含肝癌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特征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使肝癌肝移植获益人群比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米兰标准”扩大了52%。
肝段淤血、小肝综合征等多项世界性难题被该团队攻克,他们还突破性地创建了一套肝移植新技术新体系,将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从
1
0%降至2.1
%,并降低了治疗费用,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该团队获得20
1
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4
新方法让建筑更抗震
你的房子够坚固吗?如何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团队经过20年研究和实践,在“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创新和突破,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什么是“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专家介绍,就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用途,考虑建筑物所处场地的地震强度和其能接受的地震破坏水平、建造费用和震后修复费用等,提出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使设计的建筑在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中更抗震。
谢礼立院士的成果已在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等上千项各类重大、复杂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提升了我国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整体水平。
5
创新让空调更舒适智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舒适健康、节能、智能化等提出了更多要求。海尔空调凭借“空调器舒适性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热释电红外人体智能检测、三维全方位送风、PMV舒适智能控制……让海尔空调在舒适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提高了一个档次,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舒服的空调环境。
据新华社北京
1
月8日电新闻推荐
事发现场。本报讯(记者朱涛)
1
月26日上午1
1
时30分左右,在成简快速通道B段(简阳段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汽车与一辆越野汽车相撞,导致小汽车起火燃烧,司机受伤。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