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团购,人们马上与“低价”“划算”等词联系起来。的确,近些年在家居建材领域,团购活动形式多样。然而,团购网站、团购公司的加入让本以薄利多销为目的的团购,掺杂了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甚至充斥着花样翻新的消费陷阱,不仅让人疑惑——
11月初,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王先生在一次团购活动中订购了一款橱柜,商家以3延米的尺寸来划定产品套系,原价10880元/套的产品团购价6980元,包括水槽、龙头及配件。此外,当天下单只需付6880元即可。这个尺寸正好符合王先生家房子的要求,加之销售人员表示“肯定不会再遇到这么低的价格”,于是他当场下订单,交了300元定金。然而一周后,王先生在其订购的橱柜品牌店发现,他团购的橱柜套系零售价仅8880元。随后,他以要购买为由,尝试与销售人员议价,对方以6500元/套且附送一套刀具的价格卖给他,比他在团购活动上购买的价格还便宜380元。他随即与当时订购的销售员联系,要求退单,对方表示不能退,若执意退,则定金不予归还。
了解到王先生的情况后,记者与上述负责团购订单的销售员取得联系。她告诉记者,当时她并未说过“不会再有更低的价格”这句话,只是说“团购会上不可能再有这么低的价格”,至于王先生的情况,她可以“做到6500元的价格”,但这不是品牌给出的优惠,而是把自己的提成“让出来”。
“团购肯定比市场价便宜”“团购性价比高”“团购出了问题大家可以一起维权”……由于这些宣传正中消费者的心理诉求,使得一些商家趁机忽悠消费者,在组织团购前先将产品价格抬高,再打折,实际并未优惠。一位经常与建材商打交道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团购产品虚标价格问题由来已久,因为商家知道消费者只关注折扣,而忽略商品平时的零售价,所以才敢事先抬高价格再打折。
“转型”风刮到建材行业
所谓“转型”,是从北京中关村卖场乱象中衍生出的一个词汇,即消费者看中某款电子产品且付款后,商家以该产品有瑕疵或者缺货等理由,转而向消费者推荐另一款产品,并宣称二者价格一样,但后者性能更好,或是让消费者补交性能更好一款产品的差价。事实上,商家推荐的产品根本不值那么多钱,而消费者并不了解情况,事后发现自己上当再找商家理论时,多会遭遇商家推诿责任。如今,这种现象随着网购的兴起及线下电子卖场的衰落而逐步减少,但这股“妖风”却刮到了建材行业,被不法建材商所利用。
王小姐最近一直在为婚房的装修奔忙,从专卖店到团购会,可谓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但结果却让她感到很不满意。之前她看中了某品牌的一款坐便器,专卖店售价1180元,随后,她又跑了团购会,但团购会上并没有她看中的坐便器。销售人员极力向她推销了该品牌的另一款产品,价格很便宜。后来她发现,所谓的特供产品其实是几年前的老款。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所谓的特供产品无法在网上查询到价格,所以消费者无从比较,很多人就这样被蓄意“转型”,吃了哑巴亏。
隐形消费防不胜防
众所周知,家居类产品存在大宗且需要安装的特殊性,而团购的产品往往不包含免费售后服务,这反而导致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北京的刘先生与妻子给旧房重新装修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团购会信息后,便到现场希望购买团购价的暖气片。经比较,刘先生最终选择了较为便宜的品牌,其三组暖气片的总价格仅1600余元。等到安装时,销售人员打电话称,刘先生还要缴纳安装及配件的费用,每组暖气片加收160元,三组即480元。如此算下来,团购价没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刘先生对记者说,在他看来,暖气片的售价就应该包括安装费,并且在他们下订单时,销售员没告诉他们这个价格是不包含安装费的。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打折或团购建材产品一定要问清安装和售后服务细节,避免因盲目追逐低价而导致在售后服务环节多花钱。
欺诈影响市场信誉度
家居建材产品的团购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价格较为敏感,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频频出现的团购陷阱伤透了消费者的心,甚至令其对整个行业失去信任。
最初的团购是一些消费者看中某品牌后自发联系,相约集体议价的行为,随着团购网站、团购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介入,家居建材产品的团购变了味儿。如今,“数量决定价格优惠幅度”的团购宗旨已经被弱化,由于“中介”的加入,不可避免地让团购活动更像是商家的促销行为。这些“中介”利用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信息不了解,对相关法律知识不明确等弱点,开展各类以“砍价”为主题的销售活动,并以亏本价、大甩卖、赠送等为诱饵,设置价格陷阱、营销陷阱,忽悠消费者。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团购活动公信力的降低,一些团购会目前已经遇到“看的多买的少”困境。对此,业内人士感叹道,砍价会、团购会、联购会原本是商家薄利多销的一种好方式,原本可以达到商家和消费者互利互惠的目的,但就是因为不良商家的操作,为吸引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最终让消费者对家居建材产品团购失去信心,让整个市场的信誉度大打折扣,让所有商家遭殃。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消防员用水扑救化学实验室时化学物质已挥发。(图据网络)18日上午10时许,清华大学何添楼231实验室发生爆炸。清华大学发布消息称,现场发现一博士后实验人员死亡。据安监部门通报,爆炸是在使用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