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用水扑救化学实验室时化学物质已挥发。(图据网络)18日上午10时许,清华大学何添楼231实验室发生爆炸。清华大学发布消息称,现场发现一博士后实验人员死亡。据安监部门通报,爆炸是在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的。
记者了解到,逝者系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后孟祥见,今年32岁,安徽人。18日其家人已赶到学校处理后续事宜。
19日上午,何添楼仍处于封锁状态,相关部门仍在现场调查。
■现场
实验室窗户脱落 设备被炸出大口子
18日中午12时,清华大学西北门附近的何添楼已拉起警戒线,旁边停有多辆消防车和警车,现场能闻到刺鼻气味。环境检测相关人员已到场,正在检测空气质量。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火灾发生时,伴随“噼啪”的响声,火苗和黑烟不断从何添楼二层的窗户冒出。“先是听到了一声闷响,紧接着就看到何添楼北侧冒出浓烟。”多名现场目击者称,爆炸大约发生在上午10点左右。
据现场目击者称,消防队到达约半小时后,火势就已得到控制,“听现场消防人员说,找到了一名遇难者的遗体。”
记者看到,事发地是二层的一间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窗户及护栏均因爆炸脱落,外墙上能看到明显的过火痕迹。
事发楼层内气味刺鼻。二楼楼道内还有没过脚的积水,楼道里散放着灭火设备。事发实验室门口倒着2个氧气瓶,实验室内已经被熏黑,里面多个类似柜子的设备因爆炸裂出大口子,墙边的器材也都不同程度损毁。
■处置
用沙土覆盖积水 楼内实验课全暂停
中午12点左右,工作人员结束了对何添楼现场周边的空气检测,未检测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空气状况正常。
何添楼北侧地面在灭火过程中产生废水积聚,考虑到实验室有常规化学药品,学校对积水先行填沙覆盖,再请专业机构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直接进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污染。
事发后,清华大学的官方微博称,现场发现一博士后实验人员死亡。火灾发生后,楼内师生已及时组织撤离,周围人员也已疏散。
清华教务处随后发布了停课公告:“因我校化学馆发生紧急事故,原定于本周周五下午、周六、周日所有在化学旧馆、何添楼上的实验课全部暂停。”
18日在事发现场的一位清华老师分析,爆炸可能因为高压容器爆炸,但目前无法确定。
■安监
初步确认为使用氢气做实验时发生爆炸
18日,北京市安监局在其官网上对这起事故进行了通报。通报称,12月18日10时许,在海淀区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学生孟某某在化学系二层实验室内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999急救人员现场确认孟祥见死亡。
海淀区安监局通过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初步确认该事故是学生在做化学实验中发生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19日上午,何添楼仍处于封锁状态,现场已无刺鼻气味,被炸坏的窗户还未修理。有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出大楼进行调查。记者了解到,当天上午还有清华化学系的老师在现场查看损坏物品。现场工作人员称,楼道里的垃圾已开始向外清理。
逝者
母亲卖鸡蛋供其上学 马上将工作
记者了解到,逝者系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后孟祥见,今年32岁,安徽人。
18日晚6时许,孟祥见的母亲从老家安徽赶到清华大学,孟祥见的弟弟、弟媳也从天津赶来。
据孟祥见的弟媳介绍,前几天,他往家里打电话,说买了下周一到南京的火车票,准备跟南京大学签合同。“他给婆婆打电话时说‘妈妈我要去南京工作了\’。”她说。
“哥哥想当教师,打电话时,哥哥很开心。”孟祥见的弟媳哭着说,“我婆婆供两个儿子容易吗?每天早上4点起,晚上10点睡,卖鸡蛋攒钱供两个儿子上学。好不容易供出来,人就这么没了。”
据孟祥见的同学介绍,孟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为家中长子,有一弟一妹,弟弟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天津一所高校当老师。
18日下午4时许,孟祥见的两位初中同学看到网上消息后一起来到了清华。在确认了死者是孟祥见后,他们都掉下眼泪。
其中一位初中同学张先生说,孟从小就是班里的学霸,在华东理工大学读的硕士。接着去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今年6月份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他很努力,能上到现在真是不容易。”张先生说,孟祥见来自安徽萧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上大学后,每次联系时,他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在图书馆。
公开资料显示,孟祥见在安徽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他进入清华做博士后时间不长,成为2014年第二批CLS博士后基金入选者。
观点
高校实验室安全 应引起更多重视
多名高校具有实验经验的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应引起更多重视。
据北京师范大学的韩老师表示,国内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很多实验室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认真地考虑化学实验室的特殊要求,更没有配备基本的安全设施,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也不够到位。
造成类似爆炸事故,可能是没有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实验室空间狭小,堆的东西多、乱,造成试剂混合,或者实验人员忽略了某些细节、操作失误等因素所致。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老师则表示,有些高校实验室的试剂存放不当,还有一些学生对试剂的毒性和使用方法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些都造成了安全隐患。
他们建议建立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尤其是对新生的培训,增加监督力度。
链接
部分高校实验室事故
1、2015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化工学院实验室发生储气钢瓶爆燃事故,5人受伤,其中1人死亡。
2、2011年12月,南开大学一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女生手部严重受伤。
3、2009年7月,浙江大学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内两名正做实验的教师误接入一氧化碳气体,导致一人身亡。
4、2009年,清华大学三名博士生进行实验时曾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实验室房间门窗被炸飞,一辆轿车受损。据《法制晚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俊谢慧)12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力率市三届人大代表市直机关代表小组和安岳代表小组到市公安局开展视察,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吴宗权陪同。王力一行实地察看了市强制隔离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