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电视节目“收视对赌”歪风当止

来源:资阳日报 2015-09-11 17:26   https://www.yybnet.net/

■ 牛梦笛   

近年来,“收视对赌协议”让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愈演愈烈。针对这一问题,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集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并签署了反对唯收视率论、规范电视剧购播行为的自律公约。据悉,出席会议的电视台代表还签署了拒绝“收视对赌协议”的相关文件。

“收视对赌”是指电视台和制片方商谈价格时签订的妥协方案。原本是电视台在购买电视剧作品与制作公司产生较大价格分歧时,双方在讨价还价过程中产生的“妥协方案”。例如电视台预估体系认为某部作品应该为50万元一集,而制片方则认为合理价格应为80万元。协商无效,就进行“收视率对赌”,先定一个基准价,如果收视率高了,就加钱,反之则减钱。由于收视率跟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直接挂钩,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卫视在跟电视剧片方商谈购剧的时候,一边在明面上签着“对赌协议”,另一边塞给片方一张广告公司的名片,暗示可以找广告公司购买收视率。而一些广告公司受到利益的驱使,便会通过操纵、污染收视机构样本的方法,制造虚假收视率。

其实,购买收视率、制造虚假收视数据等乱象,在业内已不再是新鲜事。短期来看,电视台、广告公司和制片方或许有利可图,但从长远看,会不利于整个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十几年来,收视率造假一直扰乱着电视市场的秩序。在很多电视人眼里,收视率早已无法客观反映出电视节目制作的真实水平,收视率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公信力。但广告客户仍然将收视率视为投放广告的标准,电视台也一直将收视率作为节目质量的评奖标准。正因为收视率与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挂钩,因此它无形中成了一些人争夺的“奶酪”。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到“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只能卖给两家上星卫视同时播出)的影响,电视台收视压力增大,这种“收视对赌协议”迅速蔓延,从过去的个别现象发展为常用做法。制片单位在生存强压之下,转而以收视造假、污染调查样本数据的行为来“自救”。因此,“‘对赌协议\’倒逼收视率造假”的现象在今年上半年以迅猛速度恶性爆发,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

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注意到了“收视率对赌”这一不良现象,并出台了相关针对措施。然而,仅仅拒绝“收视率对赌协议”是不够的,这并不能完全根除收视率造假问题。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才能根除收视率造假这一顽疾。另一方面,应该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影视产业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想踏实做事的制片人和制片公司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

新闻推荐

天津港爆炸事故受损住宅装修将按一般性标准统一赔偿

天津港爆炸事故严重受损住宅房屋市场价格评估结果9月21日公布。天津滨海新区政府表示,事故受损住宅的装修将按一般性标准统一赔偿,若业主单独装修评估价与一般装修标准不同,可另行商议。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电视节目“收视对赌”歪风当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