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我想阐释的是人性和情感

来源:阿坝日报 2015-08-28 14:13   https://www.yybnet.net/

■耿尕卓玛

快一点四十结束采访,万玛才旦匆匆吃了一块三明治,给自己买了杯卡布奇诺,再买了一杯美式咖啡就上楼了。

十年前,他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被誉为藏族母语电影的开创者。这一次,他又凭新作闯关威尼斯电影节。

当天下午两点,在望京北路一间制作公司,他约了调色师,完成最后一次调色。五天后,成片就被寄去威尼斯。

随着一只小羊羔咬着奶瓶,一个中年男子背诵着《为人民服务》,电影《塔洛》开始了。

关于小辫子的电影

西德尼玛说,在剪掉他小辫子的那一刻,他忍不住落泪了。他的小辫子留了十七年,从没剪过。就像他扮演的塔洛,那条小辫子几乎就是他的标志。

当初万玛才旦找他演塔洛,他考虑了两天,最后说,“为了艺术,就做一次牺牲罢”。

第一个镜头,长达十余分钟,他背诵着《为人民服务》全文,一气呵成。

万玛才旦对镜头的使用近乎苛刻,在他的电影里,几乎没有一个特写镜头。“我只把场景传达给观众,其余的留给他们评判”。这一次,他又把形式感发挥到了极致——黑白、全部固定镜头。

《塔洛》改编自万玛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说,辗转青海省贵德、同德、贵南等地拍摄,讲述了一个单纯善良的牧羊人因办身份证,来到城市并遇见心爱的姑娘,但现实将他单纯的理想一一打破。

上月,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公布最后一批名单,《塔洛》入围“地平线”竞赛单元,成为继管虎《老炮儿》成闭幕片、赵亮《悲兮魔兽》入围主竞赛之后,第三部亮相威尼斯的中国电影。

《白雪公主》与卓别林的启蒙

这十三年,万玛每年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日子屈指可数。如果不是2002年的偶然,或许现在他和大多数同村朋友一样做着公务员或是老师。

这种偶然也发生在他的小学。在满是泥泞的小村路上,一本没有封皮的小书出现在他眼前,他捡起,抖落抖落上面的泥土,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过了很久,他才知道这本书叫《白雪公主》。他说,这是他的文学启蒙。

初中时,一个电站的兴修捎带来了一个职工电影院,一场两毛钱,每场座无虚席。这成了万玛最魂牵梦萦的地方。有时兜里没钱,他就翻墙偷着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和动画片《大闹天宫》成了当时看过最多的电影。

“同学里爱电影的不只我一个,但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既定的事实——看电影再正常不过,拍电影遥远得想都不敢想。”1991年,他开始陆续发表一些文学作品。直到10年后,他加入北京电影学院的一项公益计划,第一部作品才终于“出世”。

他说,自己的入行是借了时代的机缘。如果电影还要以电影厂牌的方式产出,或是用胶片机拍摄,这两条只需一条,就能将他永远拒于门外。2003年春节,我和同学用一台DV机拍出《静静的玛尼石》作为作业。

这部他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得到了包括田壮壮等很多老师的青睐,从此命运也随之扭转。

不追求“讲述真实的西藏”

电影《老狗》的第一幕,一个中年人骑着摩托车蜿蜒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这与传说中、符号中的西藏有着天差地别。万玛说,他就是要打破这种想象。

他认为,曾经风靡一时的很多藏族题材电影虽然“好看”,却没有全面的反映藏族文化,存在着一些审美误差,“他们只看到了树的枝干叶子,没有看到根”。

在他的电影里,爱看《西游记》电视剧的喇嘛活佛、唱歌怎么都不愿拿起话筒的放羊娃,甚至人们对着山上呼喊寻人的方式都是完全藏式且生活化的。曾有人评价,万玛才旦是用最日常的眼光在打量藏族文化。

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即使拿着同一个剧本,他和一位内地导演拍出的电影也一定大相径庭。

“我从不以讲述一个真实的西藏为追求。”他说,如果将自己电影里的西藏元素剥离,其中普适的价值仍然成立,他要阐释的是人性,是情感。

他希望,有一天能去掉藏族导演标签,只做“导演万玛才旦”。

放羊娃的孤独

电影《塔洛》比小说增加了一段牧羊的场景。山上只有一盏油灯,塔洛抱着录音机,翘着二郎腿听情歌。听到狼声时,他就打着电筒,出帐篷放一发火药。

不知与山下女人的结识,是打破还是形成了他的孤独。一个酒后的夜,他忘了放火药,狼群咬死了12头羊,这摧毁了他对孤独的最后防线。他卖了羊,去找城里的洗发姑娘杨措,却被洗劫一空。

万玛才旦曾说,已经很难事实性地回到故乡。在他的小说或是电影里,人物多是悲剧式的结局。就如塔洛,本是一个单纯却固执的牧羊娃,当遭遇城市与现代的洗礼,最后一无所有。

他对放羊娃的讲述遵循着自己的经验。他说,那时虽然年幼,常常一连20余天一个人在山上牧羊,这某种程度塑造了他内在的孤独与悲观。“但好在我还能读书,不像塔洛,只能抱着录音机听情歌。”

现在,他30多人的团队里一半都是藏族。跟随万玛才旦之前,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录音师德格才让曾是兰州的地下摇滚乐手,十年来,他已是资深录音师,说着流利的京片子。而万玛才旦曾经的藏族摄影师,已凭借自己导演的电影进入柏林国际电影节。

万玛才旦一边需要电影所需的一切资源,一边又向往着边陲小镇式的生活。

去年,他硬是把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儿子送回青海学了一年藏语。

访谈

记者:我很好奇,你为什么在这么多篇小说中选择了拿《塔洛》来拍?

万玛才旦:小说只是一个几千字的小短篇,长篇的剧本大概需要三万字,所以加了很多素材。之所以选择它,主要因为它适合拍成电影。

在我没拍电影之前,很多小说不太适合拍电影,后来也有题材通不过的原因。小说和电影的尺度上有些不同,前者创作比较宽松,后者相对来讲不能随心所欲。比如一句台词、一个角色,可能就通不过。《塔洛》是我的小说里比较适合拍成电影的一篇,正好剧本也通过了。

记者:它有很多令人值得细嚼回味的东西,拍成电影会不会把这种隐藏又热烈的东西打破了?

万玛才旦:这是文字和影像的区别。这几年,我写小说可能受了电影的影响,小说本身就比较适合拍成电影。写小说时,就会产生潜意识的影像。

《塔洛》在被写成小说时,写得很节制,但在拍电影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展开。在小说里,没有描述塔洛的状态的,只知道他是一个单身的牧羊人。电影里把他的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展开,会把他一个人在山上牧羊的状态完整地呈现。

记者:我发现你的电影几乎没有特写镜头,为什么将《塔洛》做成黑白电影?

万玛才旦:这是为了追求客观,也是一种形式感。这一次,《塔洛》没有一个移动镜头。甚至,整部电影主人公始终处于画面的角落或边缘。这是一种形式,也是人物的生活状态决定的。《寻找智美更登》中,即使女主角的首次出现也一直都是一个中远镜头,包括见到现实中的智美更登。

记者:对,为什么一直没有给这个人物以正面?他应该也是这部电影中很重要的一环。

万玛才旦:你的观察不错,这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故事很虚幻,但你可能无法相信,这个人物的故事是真的。当时在拍戏过程中,四处寻找演过智美更登的演员,后来得知有个现实版的智美更登就去了。没想到,这位老人真的在年轻时把自己的妻子让给了别人。夫妻两人感情很好,也是有商有量很和平地做出了这个决定,跟藏戏中智美更登把眼睛给别人一样。

他是整部电影中唯一真实的原型,但却听起来这么魔幻,让人难以置信。所以,最后我在拍摄时反而很虚幻地处理了这个人物,他始终在柴火堆中,从其身后拍摄。

记者:生活中有塔洛这样的人物原型吗?

万玛才旦:现实中没有塔洛。我的小说都是写着写着就写出来了。

塔洛是一个臆想,是一个有着小辫子的牧羊人。所以,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塔洛平常扎着根小辫子”。然后写他去办身份证,就这样一步步写下来。

辫子是他的象征,他是几乎被别人忘记的人,甚至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最后,遇到女孩儿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最后代表他的象征也没有了。

我写小说不喜欢拟框架,都是让他自然而然地写出来。

记者:放羊娃,确实是你小说、电影中很爱出现的角色。

万玛才旦:可能跟自己生活的经历有关系。我们家乡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地区,山上放羊,山下种田,自己听到很多放羊的故事,自己也放过。喜欢他们身上的孤独感,在空旷的草原上,人很少,那样的孤独感很值得回味。

记者:在你做电影时,究竟你更追求的是告诉别人真实的西藏,还是西藏只是一个载体,更想反映这背后的某种东西?

万玛才旦:从根本说,肯定是一个载体。我不是在拍风光片,肯定是以个人的表达为主。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倾向的地方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我也一样,以藏地文化为载体,反映他的一些情感、一些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需要依附于他背后的文化。

记者:前些年《红河谷》这样的电影也不少,他们的视角与我们藏族自己的关照有何不同?

万玛才旦:最近几年,有一些少数民族导演出现。我曾去参加了一个相关的研讨会,学者做了一些对比和研究,他们觉得像其他民族拍摄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用的是外视角,是向外看的,看到的只是表面。少数民族作者是内视角,可能关注外面的少一些,关注的向内的东西比较多。我挺赞成这种说法。像那些电影可能更关注表面化的东西,比如风光,民俗,一些很垒砌的东西。我的电影会尽量避开这些东西,关注的点会放在人物本身之上。

记者:你说过,很难再事实性地回到故乡,真实的故乡与你作品中的故乡有多远的距离?

万玛才旦:故乡很多东西在不可挽回的失去,每回去一次,这种感觉都越来越强烈。然而,这也是它的真实变迁。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之下,藏区传统与现代正在胶着渗透,却也不乏始终温情的一面。所以,我总是在作品中一次次地向读者、观众提及智美更登。这样一个人物,在当下,仍有着无以比拟的价值。正是看到了这种变化,我更不愿在我的作品中堆砌秀美的风光、传奇的故事。因为有着对这个民族、这片土地深邃的理解,我有这样的表达自信,不用有蓝天碧瓦高原红,而是只讲述这里人的基本生存状况。

新闻推荐

“假日印记”背后的思考 ——国庆“黄金周”热词盘点

新华社合肥10月7日电(记者张紫赟)节日“反四风”加码、“人在窘途”的尴尬、屡屡曝光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以“千元大虾”为典型的节日消费市场猫腻……黄金周虽已走入尾声,但一个个“假日印记”却格...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八月悠悠桂花香2015-09-18 14:12
评论:(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我想阐释的是人性和情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