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何浩源
电瓶车轻便、快捷,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随着电瓶车的增多,加上部分市民骑电瓶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电瓶车出现交通事故的也不少。尤其是电瓶车夜间行驶不开灯,其机动车驾驶员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样就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机动车驾驶员 电瓶车不开灯行驶似“幽灵”
说到电瓶车夜间行驶不开车灯的危害,不少私家车驾驶员深有体会。雁城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他开车10多年了,到现在是越开越胆小,因为现在路上不安全隐患太多,特别是电瓶车夜间行车不开灯,对安全的影响是防不胜防。“晚上视线不好,又有各种灯光晃着,电瓶车不开灯的确看不到它。”
出租车司机赵师傅也感同身受,“一次在某超市外面,有人招手拦车,我正准备靠边停,突然一辆电瓶车从右边冲上来,没有开灯,差点撞起,太危险了。”赵师傅现在都觉得后怕。
电瓶车车主 “隐身”行驶只为省电
3月13日晚8点,记者在雁城皇龙路口观察近半小时,发现将近80%的电瓶车都没有开车灯。路口虽然有路灯,但很多地方灯光暗,这些“隐身”电瓶车和机动车交织在一起,让人看了胆战心惊。
夜间骑电瓶车为什么不开灯?记者走访了解得知,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省电。“路灯亮,看得到,就没必要开灯了,浪费电。”一位骑电瓶车的市民如是说。还有市民表示,骑车开灯不仅费电,也影响车速,“有路灯照明,不开灯也不觉得暗。”
交警 不开车灯危害大 车主需自觉
针对电瓶车夜间行驶开灯问题,市交警直属二大队民警罗勇告诉记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遇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和后位灯。但关于电瓶车夜间行驶的相关法规目前还没有标准,主要靠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电瓶车本身行驶时没有声音,如果再没有灯光,就更危险了,发生事故的隐患更大。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无论是驾驶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夜间行车时都应自觉开启车灯,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确保行车安全。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周蕊清明又至,处处哀思。审视殡葬行业,无疑更添“死不起”的蚀骨之愁。“一条龙”打包屡禁不止、殡葬服务十倍暴利已成行规、墓地利润超地产、以墓养守……被称为“白色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