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是城市建设难题之中的难题。旌阳区东湖乡位于市区城郊接合部,多项重点项目建设涉及到该乡。拆迁时间紧、任务重,群众期望高、补偿安置难、遗留问题解决难,工作之艰巨可想而知。如何在关注民生和推动发展中统筹兼顾,求得平衡,是考验干部智慧,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东湖乡涉及到的市、区重点项目多。市重点项目包括:旌东新区起步区漓江路、牡丹江路建设,生态公园、景观中轴线打造,东一环建设涉及该乡9100米,拆迁户达399户;大学城教育园区,需拆迁306户。区重点项目则有:镇江组团需拆迁1290户,水库组团需拆迁620户等。
为服务重点项目的拆迁工作,该乡根据项目不同情况成立了4个拆迁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政领导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在拆迁工作中,拆迁干部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群众,尽可能多地为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争取更多实惠,解除其后顾之忧。
一把尺子量到底
拆迁干部了解到,对于征地拆迁,群众普遍存在着“三怕”思想:一怕补偿政策多变,导致先拆的吃亏;二怕干部办事不公,使得“老实人”吃亏;三怕带头拆迁生事,遭到其他户的反对。不患寡而患不均,实践证明,政策不透明、补偿不公平是造成征迁历史遗留问题的“罪魁祸首”。对此,东湖乡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让先拆的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后拆的得到“便宜”。对于积极配合的拆迁户,尽快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办理手续;对于观望户,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帮其算好“经济账”,促其尽快下定决心拆迁;对于有抵触情绪的拆迁户,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逐步消除其疑虑,变抵触为接受和理解。为了取得村民的支持,东湖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开蓉到联系的拆迁户家里帮助指导他们搞好农业产业发展,感动了拆迁户,从被动拆迁变为主动拆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征地拆迁过程中,该镇先做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不谋私利,做好表率,率先拆迁;再由党员干部现身说法,做好其他拆迁户的工作,带动整个征地拆迁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东湖乡镇江组团、水库组团、大学城教育园区和东一环片区共涉及拆迁2418户,目前已完成拆迁1739户。
做好群众宣传员
征地拆迁后,如何保障企业能够顺利进场施工?东湖乡的做法是做好群众的宣传员。在东一环建设中,由于周围村民不理解,阻挠企业进场施工,该乡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民兵,先后6次深入群众走访,一对一地做解释工作,最终取得村民们信任,让企业顺利施工。
“企业进场施工,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村道改道造成村民出行不便;农灌用水改渠;施工车辆需要临时开通的机耕道要从村民家门前过;土方回填后,雨水排流改道影响了村民生活;居民家中水井、围墙的拆除等事项都需要项目施工单位与东湖乡拆迁工作组承接,对施工的进展进行协调。”东湖乡一拆迁干部说道,“为了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不分昼夜上门宣传解释,其中一户上门次数多达30余次。”
不仅如此,项目施工方还与东湖乡拆迁工作组建立联系机制。从项目承包小组到项目经理,再到东湖乡具体村、组联系人员和镇拆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所有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都人手一册,有问题可及时沟通协调。同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东一环道路、渭河路、教育用地等项目的施工单位都已进场按期施工。
本报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刘福伟
新闻推荐
石桥社区一老人庆百岁生,家人道出长寿经—— 心态平和 饮食节制
百岁老人刘世健在重子重孙的搀扶下切开生日蛋糕。10月27日,旌阳区东湖乡石桥社区的刘世健老人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诞。儿子、孙子、曾孙和亲朋好友一起为他举办了一场热闹无比的百岁寿宴。祝福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