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季虹 通讯员 刘福伟
进入5月,随着 “双抢”时节的到来,各地农业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都进入了紧张阶段。5月3日,在前一晚组织开展秸秆禁烧巡查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回家稍事休息后,东湖乡人大主席陈德荣又赶回单位,和乡党委、政府领导一起,向前来视察的上级部门汇报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
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主题活动,东湖乡以走基层为方法,建台账为手段,惠民生为目的,把活动作为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树立形象的载体和平台,通过抓好当前突出的“三件难事”,力求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特有的东湖发展道路。作为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乡人大主席陈德荣,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了乡人大主要领导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
难事一:秸秆禁烧
化解法:开展秸秆禁烧工作难度虽然大,但我们在巡查中将重点放在思想教育上,让违规焚烧秸秆的农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禁烧。
5月3日下午,记者见到陈德荣时,他面带疲惫,却仍然忙着处理手头上的事务。“今年东湖乡非常重视秸秆禁烧工作,乡党委把这项工作具体安排给我负责,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陈德荣对记者说,“秸秆禁烧工作已经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这几天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工作。”
4月25日旌阳区组织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后,27日东湖乡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详细部署。陈德荣接到任务后,立即组建了两个小组,负责宣传和日常巡查。按照部署,5月2日下午5点,陈德荣和副乡长何健率领巡查组开始了全乡范围内的巡查,重点是丘陵地区。
当晚7点50分,巡查组在新沟村3组发现一处秸秆焚烧点;20分钟后,巡查人员在该组又发现另一处焚烧点。巡查人员立即上前协助农户将火扑灭,引导农户将秸秆收集到堆沤处。陈德荣对新沟村的相关领导进行严厉批评,要求他们写出深刻检查。
为了让农户更深了解焚烧秸秆的种种坏处,更加直观体会到秸秆禁烧工作,陈德荣要求两名违规农户随车同行检查。一路上,陈德荣向两名农户讲解相关规定,介绍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晚上10点,巡查人员叫上两名农户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凌晨1点多,巡查人员才返回乡政府。
让农户一同巡查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名农户均表示,通过乡村干部的批评教育,认识到焚烧秸秆是错误的做法,保证今后不再焚烧秸秆,并协助村组干部做好禁烧宣传工作,如果发现本组有焚烧秸秆现象将及时汇报。凌晨两点,陈德荣终于疲惫地回到家中。
“为实现全面禁烧目标任务的完成,乡党委、政府实行全程效能监察促动,同步隐患排查。按照‘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的‘三不见\’目标要求,我们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并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陈德荣说。
难事二:征地拆迁
化解法:都说征地拆迁工作棘手,纠纷和矛盾突出。只要把工作做到家,与老百姓多沟通,找准问题所在,以诚挚的态度加以解决,工作自然就会顺利展开。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扩张和现代化建设成为不可阻挡之势。这其间,拆迁更是一个敏感问题。今年初,作为市上重点工程的华强沟水库建设工程,其拆迁工作进入实质阶段,东湖乡部分村组被纳入拆迁范围。乡党委将这一重任交托给了陈德荣。
考虑到当时临近春节,陈德荣特意向党委建议,将拆迁调整到春节后,让村民们先过个好年。春节后,陈德荣马上组织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华强沟水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群众主动配合支持这项重点工程。同时,陈德荣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调查摸底,把每户的房屋、实物、附属建筑物及房屋装饰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并与每个拆迁户一一核准无误后入档,使绝大多数群众心悦诚服。
由于前期工作细致、深入,群众口服、心服,东湖乡的华强沟水库建设工作现已完成水库建设实物调查和人口房屋调查,工程在东湖乡涉及农户共175户,3月初已经与农户签订拆迁协议150多户。现已完全拆除58户,正在拆除的90多户。
除了华强沟水库,陈德荣在去年8月还组织过东一环路的新华村拆迁。“那次拆迁工作难度更大,我们采取先难后易的办法,先找到该村一重点户,耐心给他做思想工作,并切实为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了10多天的时间,终于说服了他。”陈德荣说,“在搬家当天,我们的工作人员还主动帮助这户村民搬家具,并帮助他联系售卖旧房的部分建筑材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到拆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其他村民纷纷签署了拆迁协议。两个月内,新华村的拆迁工作就顺利结束,为东一环路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难事三:农业增效
化解法:党委、政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全民致富。我们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统一起来,使发展的过程成为富民的过程,让大家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老百姓要安居乐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东一环路开始建设后,农民的土地相对减少了,陈德荣就开始思索如何对华强沟水库和东一环路周边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富民增收。答案是明确的——向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发展。
经过一番考察联系,陈德荣通过中国数字农村网,引进了“天恩竹柳”等高效农业项目,并在大地村、新华村进行了试种。
竹柳是利用多元遗传种质材料,通过高新技术复合杂交的柳树新品种,因具有多种植物的遗传基础,不仅具备柳树所有的优良特性,且比其它柳树新品种更具有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的特征,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优质速生用材林树种。陈德荣介绍说,竹柳用途广泛,能大量用于造纸木浆生产、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竹柳木材品质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优质框架的上等材料,且木材得浆率高,纤维柔软,高织力强,因而所产的木浆质量高,当年就可产生效益。
如今,“天恩竹柳”在东湖乡新华村、大地村的试种效果已经显现,由于气候、土壤都适宜种植,正长势良好。“该项目收益高,每亩纯收入可达0.8-1万元左右,我们正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陈德荣说。
万名干部“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
新闻推荐
开车等红灯时你会做什么?30名调查者近一半人在玩手机! 交警提醒:切莫“低头”等红灯
核心提示手机日益发达的多媒体功能给予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帮助,人们与手机形影不离,甚至在开车等红灯或行驶中都会拿起手机,看一眼微信,刷一下微博。据交警测算,在车速每小时60公里的情况下,仅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