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颂祖国 歌盛世 庆祝党的十八大 学模范 见行动 建设幸福新长宁

来源:竹海长宁 2012-11-17 00:48   https://www.yybnet.net/

助人为乐传佳话——助人为乐模范易启武“每一次帮助别人,尽了点力,我觉得日子很有活头。” 易启武在日记里写到。今年已70多岁的易启武,在当地是一名非常有名气的老太太。她多年来一直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的故事在当地传作佳话。近日,记者走进古河镇兴河社区,采访了这名退休在家、积极发挥余热的“老黄牛”。爱心倾注心系学生易启武是古河镇的一名退休教师。生在解放前、饱受苦难,自小学习勤奋刻苦,16岁时成为幼儿园老师,从教40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多年来,易启武长期捐助贫困学生,直到他们上完大学。古河镇泡桐村的李小兵 (化名)两兄弟在1995年双双考入大学,当易老师听说这兄弟俩的事,亲自找到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并买了衣服、书包、鞋子等生活用品,每年还给两个孩子路费。六十入党身先士卒易启武一生平凡,却在59岁做了一件在当地很“轰动”的事。那年,退休已4年的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还从来没有这么大年龄才申请入党的居民,”当地负责人说。 经组织审查后,易启武老人在60岁那年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老人更加积极地工作。她监督环卫工人清扫是否到位,劝阻群众违规行为,还亲自保洁。自己退休工资不高,仍坚持拿出钱来资助困难群众、贫困学生和缴纳党费,十几年来累计缴纳大额党费6000元,捐款捐物4万余元。她在日记中写到:“每一次帮助别人,尽了点力,我觉得无愧于一个共产党的称号,日子就过得有价值和意义”。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在易启武的家中,有一块鲜红的牌匾,上书“慷慨解囊,功德无量”八个大字,这是兴隆村村委会对易启武捐资修路表达的感谢,也是对易启武多年来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真实概括。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她力所能及的参与到卫生整治中,每天一大早提着一个白色塑料口袋沿着街面检垃圾,看到小孩子们乱仍垃圾,及时劝阻。易启武老人的动人事迹,先后被四川新闻网、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花甲老人寒夜跳河救人——见义勇为模范赖庆华“感谢党培养了赖庆华这样品德高尚的人,不是他,我们全家十口人就不能圆满团圆。”古河镇白马村1组村民吴云华(被救人胡世才丈夫)感激地说。淌水过河夫妻冲散2011年11月12日凌晨3点10分,吴云华夫妇上街卖鸡,鸡市就在河对面,为了节约时间,夫妇选择了淌水过河。糟糕的是,恰逢上游放堰水发电,水流一下子变急了,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吴云华一不小心,就被冲进了河里。但是,吴云华会游泳,抓住浮在岸边的竹枝爬上了岸。上岸后的吴云华根本看不见妻子在何方,转过来转过去地寻找,忽然看见电筒光在河心闪着,那河面平时就有30余米,他根本无法接近,绝望中他大呼“救命”!妻子却没有再发出一点声音,只看见电筒光越漂越远,他心里想“糟了!死定了!”一时瘫软在水边。寒冬腊月下河救人“我们当时是听见有人呼救,爬起来冲在窗子口,看见河中间有点小红光,晓得有人落水了,衣服也来不及穿,顺手摸起枕边的电筒,就冲下楼。”家住白马村的赖庆华说。“我当时不知怎么跑得那么快,在溪沟(小地名)处就看见晃着红光(电筒光),我跳下水,却抓不住她,我使尽全身力气向前游去,终于在大桥处抓住了她。”由于胡世才是仰着的,赖庆华很顺利地拉住她游到岸边。胡世才安全了,赖庆华马上去喊邻居,沿河寻找吴云华。等把吴云华找到,已经深夜4点过了。由于情况危险,吴云华和胡世才都以为对方已经不能活命了,却在一个小时后重逢,夫妻俩喜极而泣。赖庆华这才发现,自己只穿着秋衣秋裤,而且浑身湿透冰冷。由于天气寒冷,加上疲劳过度,老人严重感冒住院治疗。当记者问及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坚持要舍己救落水人时,老人淡然地回答:“当时情况危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救她,那是一条活生生人命啊!”事后,当吴云华夫妇要以重金酬谢这位救命恩人时,被赖庆华老人断然拒绝了。12岁小孩撑起一个家——孝老爱亲模范何龙“奶奶,你好好活下去,等我长大了好好供你。”12岁的何龙一边喂奶奶的饭一边安慰瘫痪在床的奶奶。12岁,这本该是一个孩子无忧无虑享受父母宠爱、享受童年快乐的年纪,而井江乡新政村五社的何龙稚嫩的肩膀上扛起一个家已经四年了。出生40天母亲离家出走2000年,何龙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刚满40天,母亲独自悄然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父亲何思云从此踏上了寻找孩子妈妈的漫长道路。2004年,何龙盼来的不是找到妈妈的消息,而是听说爸爸已经远走他乡,另立门户。8岁起忙农活忙家务今年9月,笔者到达何龙家时7点刚过,见到他正蹲在地上用手搓着衣服,他告诉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天的饭菜,已经给奶奶喂过了。锅里煮着猪食,趁这个时间把衣服洗了,衣服晾好后,只见他提着桶又去喂猪,打扫卫生,整个过程安排的井井有条,没见他有任何休息。做完一切家务快到8点,他才吃早饭按时去上学。谈起农事,何龙谈得津津乐道。何时备种、播种、收割他了如指掌。在村、社和邻居们的帮助下,他8岁时就开始栽秧苗,收稻谷,自己种菜。现在,他做起田地活来,简直就像一个大人。不离不弃照顾老人成楷模“这个娃娃是个乖孙孙,没有他的照顾,我早就死了。三年了,他不嫌脏不怕苦,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孝顺得很。”何龙奶奶流着泪告诉我们。2006年,何龙爷爷一病不起,他给爷爷端茶送饭,接尿倒屎,直到2010年腊月去世,2009年夏天,奶奶疾病缠身,终至瘫痪卧床,丧失劳动能力。爷爷奶奶双双病倒在床,沉重的家庭负担不得不落到这个年仅8岁的孩子肩上。笑看桃李满天下——敬业奉献模范陈亚梅有着27年党龄、34年教龄、20余年班主任的她,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诠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释在平时的点滴中。她,就是长宁县希望小学教师-----陈亚梅。注重呵护学生的情感 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关心给他人、信心留自己”。陈亚梅老师把这“五心”教育贯彻落实在班级管理和组织教学中,渗透在语文、作文课的教学中,渗透在为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在班队主题队会和课外活动中,更渗透在她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互动中。陈亚梅老师时常充满热情,脸上挂着笑容,许多学生都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她。她把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教学、德育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保存学生作品 她感到很富有“我很富有,我的财富就是学生留下的日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等,学生亲手做的最具有保存价值”,陈老师告诉我们。陈亚梅的班级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学生每天要写一篇日记,记录当天的所思所想,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遇到困扰的孩子,便于因材施教,而且坚持当天改完。陈亚梅说:“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容易,我要好好呵护孩子的情感。”走进陈老师家里,见到书房里几大书柜满满的本子,那全是学生留下的日记,也是她的财富。老师们都知道陈亚梅有个“百宝箱”,里面全都是孩子们动手制作的工艺品。“这些都是我的宝贝。”陈亚梅一边展示作品一边介绍说。被孩子们照顾着、关爱着的感觉真好!“以前,我也不想教书,觉得很苦,直到2003届的学生毕业后,我突然有种深深的失落感,就是这一批学生让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乐趣。” 陈亚梅说。站在一旁的杨金波补充说:“这个班是陈亚梅从落后班一步步带成了先进班,5年中她付出了很多心血。后来,很多家长都来找我,请求安排他们的孩子进入‘陈家班\’……”陈亚梅似乎意犹未尽,打断了校长的补充:“后来带的2009届学生,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做完手术后,他们来家里看我,带着百合、枸杞。他们给我煮饭做菜,要我躺着不准动,说要好好孝敬我……被孩子们照顾着、关爱着、呵护着的感觉真好!”7年16个省份流浪演出——自强不息模范 宋军骑着三轮车,载着音箱,7年时间,他流浪演出近千个城市,行驶路程近20万公里。一次偶然机会,在春城昆明,他开始了流浪歌手之路。在流浪中,他被人驱逐过、打过,但所有困难他都挺了过来。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在流浪中慢慢发生改变……他就是宋军。9岁被炸伤 右手截肢1983年4月,宋军出生在铜鼓乡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9岁那年,在放鞭炮时不小心把右手炸伤,由于处在偏远山村,交通不便,因为失血过多,不得不做截肢手术。2003年大年三十晚上,当千家万户都在享受新年的喜悦时,宋军家的债主却上门“逼债”。这件事让宋军非常难过。20岁的宋军便打算出门打工,减轻父母负担。2004年春天,当宋军走出家门后,他才发现外面的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还残酷。“到处都在招工,找过好几十家,可就是没有一家愿意用残疾人。”宋军说。一个偶然机会,在昆明市翠湖公园捡矿泉水瓶的宋军,看到一个来自东北的流浪歌手在公园里唱歌。“我为什么不学他们这样流浪唱歌,为自己解决眼下的生存困境呢?”于是,在翠湖公园,宋军调整好心态,成为了一名城市流浪歌手。流浪演出 7年行程近20万公里刚开始在翠湖公园唱歌时,因为不好意思,宋军特意选择了一个偏僻地方。“第一次外出卖唱,我得到12元5毛钱”,宋军说,自己一辈子也无法忘记这个数字,这对当时的自己来说,就是救命钱,同时,也带来一个生存的希望。“至少我可以不用担心每天生活费了。”2005年的8月,从云南开始,宋军骑着三轮车,经过广西、广东、海南、等16个省份。7年时间,一路流浪演出近千个城市,行驶路程近20万公里。走上电视 成为“草根明星”2011年7月,宋军被陕西汉中小伙刘洋第一次“骗”上山东卫视的《惊喜惊喜》栏目,随后又上了中央电视台3套李咏主持的《向幸福出发》、湖北卫视的《我是天才》、四川卫视的《中国爱大歌会》、宜宾电视台的2012年春晚等节目。《华西都市报》、《华商报》、《汉中电视台》、中新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也刊载了他的相关情况。勇救两小孩——见义勇为模范姜相书长宁镇石榴村五组的姜相书,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只有小学文化,但却在2012年4月4日,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从5米高处跳入河中救两小孩4月4日,长宁县城碧玉溪河边喝茶休闲,享受温暖阳光的人格外多。下午2点40分左右,喝茶的茶客中突然有人大喊:“有娃儿掉到河里了,快来人啊!”伴随着这声音,茶客和市民看到,碧玉溪河里一个小孩的身体正在下沉,只有一只小手还伸出河面。而不远的另一个孩子已一动不动浮在水面。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近5米高的堡坎处跳入河水中,他抓住了手伸在水面的小孩,将她救上了岸后立即救起另一个小孩。孩子救上岸,立即进行了人工呼吸等措施,几分钟后,浮在水面情况较严重的小孩的手终于动了,周围的人松了一口气,大家合力把孩子送进了当地医院。小男孩掉入河中喝了不少水,姜相书奋不顾身的营救为他生命赢得了宝贵的20秒。如果再晚20秒,及时救上来也没有生还的可能了。危急关头展现“侠义大者”的英雄气概救起孩子,看到他们安全后,姜相书便悄悄离开了。他没想过荣誉,没想过感谢,想到的只是每一个有爱心的人该做的。他说:“我没有想啥,就是看到娃儿在水头挣扎,不能眼睁睁看到娃儿落水了不去救撒。”带着奶奶上大学——孝老爱亲模范张泽英一人斗群凶——敬业奉献模范陈国伟2011年年味未尽,寒风凛凛的街头,一群十六、七岁的男子正围着一个陌生的男子进行殴打。关键时刻,一名男子毫不犹豫的上前制止,却被那几个男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暴打和刺杀。他奋不顾身的用身体保护了群众,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他就是长宁镇派出所治安巡逻队员陈国伟。只身勇斗歹徒身重六刀2011年的2月13日,大年十一,陈国伟回到老翁镇金光村老家与父母团聚。饭后约19时许,他因单位有急事,便驾驶摩托车驶向长宁县城。到达长宁镇竹海路勇盛超市时,看见七、八名年纪大约在16岁的男子正在围着一名陌生的男子进行殴打,陈国伟立即停车上前制止,那七、八名男子便不分青红皂白的上前围着陈国伟,并对他进行了暴打,然而,就在陈国伟拼命反抗之际,一把锋利的尖刀无情地插向了他的背部,紧接着是手臂和大腿,鲜血很快染红了他的衣服。苏醒后首先关心的是群众经过医院的抢救,陈国伟脱离了生命危险,他的主治医生透露,陈国伟在醒来后说的第一句便是:“我没事,那人情况怎样?”“他的语气很轻,似乎是用尽力气勉强挤出来的文字,但是,他语气里的严肃和认真却是一点都不含糊。”主治医生的话虽然简单,但对于才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他来说,群众的生命安全依然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人民的安危和利益依然是他心里最首要的牵挂。虽然受伤但不后悔“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和执法者,什么都是分内的事情,知道现在想起来,也没有后悔过。”就是这一名质朴的长宁青年,为了一个陌生人,在对抗不法分子的暴力行径中展现了“侠义大者”的英雄气概。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在危难面前,我根本不需要选择和犹豫。”那一瞬间的举动,仅仅来源于他心里最深处的品质和责任。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敬业奉献模范赵永跟“这方水土养育了我,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赵永跟最爱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现年48岁的赵永跟大专文化,1984年高中毕业后到村任文书,1996年任村主任,1999年起至今连续四届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连续十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连续五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书记。治山、治水、治路柏坪村是全县八大常旱片区之一,十年九旱,交通不便,过着贫穷闭塞落后的日子。1999年12月,赵永跟上任以后,便开展了“治山、治路、治水”三大举措。在他的号召下,村民们在山上栽了“短、平、快”的杂竹。如今,这些竹子长势良好,竹林近3000亩,破解了无水源的问题。从2005年起,赵永跟四处奔波,争取到了投资上千万,在该村大地扁新建小(一)型水库,2011年,赵永根带领全村人民投劳投资,争取国家项目,新建马家沟供水站,使全村人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建学校、建场镇、建新村2002年,柏坪村小学校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由于条件太艰苦,新分来的5名老师先后走了3名,眼看200多名学生无处上学,赵永跟万分焦急。经过商量,决定由他们自己暂时义务代课整整一学期。多方努力后,新教室也很快落成。近十年来,赵永跟带领19名党员和400多户群众,建起了200多户集中的小场镇赶场坝,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近日,记者见到赵永跟时,他正在新村建设工地上忙上忙下。他告诉我们,将依托国家级2A级旅游景区佛来后山,把柏坪新村建设成集住宿、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示范点。“当年,是我介绍他入党的,如今,事实证明,我没看错人!”柏坪村原党支部书记谢正才兴奋地对大家说。编者按:首届“最美长宁人”暨长宁县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过宣传发动、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媒体公示、综合评定等程序,共评出9名“最美长宁人”。现将他们的事迹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本刊记者 罗敏聪 

新闻推荐

诊断就是向病症挑战

图为傅显华正在为患者分析病情何琦郭建文记者李桄兴文/图“我出身于医药世家,基本全家老少都是行医的,我从小对医学有认识,有感悟,1989年高中毕业时,我第一志愿就是报考医学院,1992年从泸州医...

相关新闻:
长宁的竹荪2013-08-10 14:08
猜你喜欢:
评论:(颂祖国 歌盛世 庆祝党的十八大 学模范 见行动 建设幸福新长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