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笼罩在京城的大雾天气再次加“码”,东南部地区能见度甚至不足200米,达到浓雾级别,空气质量也严重超标,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中度重污染。受部分地区大雾和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口罩开始热卖。12月4日,淘宝售出3万多只口罩,相比前两周平均销量翻了3倍,其中有2万多只是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12月6日《京华时报》)
现代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工业时代的大雾已非诗意与浪漫的象征,大雾不仅导致恶性交通事故频发,还可使航空、公路交通、海洋航运等陷于停顿;大雾也可能使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造成“污闪灾害”;更为严重的是,大雾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
大雾是不折不扣的灾害性天气,各地的灾害预警中,也都将大雾与暴雨、高温、寒潮、大风、暴雪列在一起,但也仅限于此而已。防汛救灾、抗旱救灾、抗冰雪救灾,是我们熟知的名词,但从没见过政府提出抗雾救灾,大雾与高温一样,虽然列入灾害性天气,政府与民众对此又基本抱着逆来顺受的态度,少了一点抗击的主动性。
人类对付自然灾害的办法,一是预防,二是治理,通过人类的工程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比如,发布暴雨、干旱、台风预警,兴修水利工程来引水泄洪防洪、修建海防工程来抗御台风海啸。在对待大雾这一灾害上,目前是消极得连监测预报都懒得做,对造成灰霾天气“元凶”之一的PM2.5要不要监测公布都争论不休。
眼下,大雾已不再是纯自然意义上的水汽,而是掺杂了太多空气污染物的灰霾,甚至是光化学烟雾,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已形成区域性的空气污染带,在这种环境中,大雾预报仍停留在气象部门的就雾说雾上,这种预报无疑是失真的,对群众健康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提醒与指导作用。
目前对大雾灾害的应对,公众能看到的,也只是交通领域各部门的自行其是,或停飞航班,或关闭高速公路,主要着眼于交通事故的预防,对于大雾有可能造成的其他民生损害,少见有政府进行统一部署。
或许大雾造成的危害不如洪水那样迅猛可怕,政府因此少了紧迫感,但大雾与干旱一样,灾情的发生虽系隐性与渐进式的,也会因一场大雨而得到解除,容易让人麻痹而得过且过,但一旦灾象失控,同样后果严重。1952年12月的伦敦大雾,仅仅持续了4天,因污染物浓度为平时的数倍之多,先后造成1万多人死亡,教训惨痛。显然,对越来越频繁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大雾,政府不能掉以轻心,除了发布预报,提醒戴口罩、少出门之类的治标服务,如何从根上减少排放、控制光化学污染、少一些大拆大建的扬尘污染,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雾既是灾害,抗雾救灾就是政府绕不开的担当。抗雾救灾,首先当从PM2.5的监测治理开始,并结合环境保护,以科学发展观强化对环保政绩而不是GDP的考核,如此,方能取得实效并取信于民。
(据12月7日《西安晚报》)
新闻推荐
□胡印斌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其中第三条规定,对学生居住分散、难以保障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的农村地区,国家通过财政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