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正宁特大交通事故后,校车安全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整治校车成了教育、交通部门刻不容缓的工作,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校园其他方面安全的高度重视。
校园安全 ,细小繁杂,不定因素多。体育器械上一个小螺丝的松动,学生上下楼梯走得急(或不靠右边行),违规操作计算机,美术、手工课上学生拿小刀、小剪,在教室里追逐打闹,搞卫生擦玻璃、擦灯管,在无证摊点上买“三无”食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危险物品,上学放学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坐无证车辆,甚至是老师、家长一句严厉的批评……都有安全隐患。5·12汶川地震后,很多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紧急疏散、避险演练,这样的活动本身也有安全隐患,容易导致踩踏、碰撞事故的发生。忽视了一个细节,忽视了一件小事,就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多观察,多发现,多提醒,多指导,不忽视一个细节,不忽视一件小事,要结合学生所处的环境,注意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每周的班会,要说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安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身边的不安全事件、隐患,每天须有几分钟时间做安全教育工作,在早晚放学,一定要强调遵守交通规则、按时安全回家。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
安全第一,安全警钟长鸣,是校长的责任,是教师、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一时也不可放松。从校园安全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安全”, “安”,平安,安康,安然无恙;“全”,完整,周全;“全”是“安”的基础,“安”是“全”的体现,关键是一个“全”,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在安全问题上,一定要想得周全,做得周全,督导得周全,检查得周全,安全工作要全面而细致,不得有半点麻痹和侥幸。防范于先,警惕于前,防患于未然。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校园安全,社会和谐。让我们用责任心和爱心铸就校园安全的长城,让生命的花朵在这里美丽绽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在“一二·九”学生运动76周年来临之际,四川省各高校纷纷举办歌咏比赛、书画展示、拔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这个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以此激发当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