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3日,记者走进曾朝兰的家中,宽敞整洁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台42英寸的液晶电视和其它家具。“现在情况好多了,一天除了看电视外,我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到附近遛达一圈,看看海石湾的变化。”据了解,这正是红古区今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成功运用“1加1”安置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该区城市中完全失地农民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问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红古区“1加1”安置模式是以成本价为失地农民提供190平方米的自住小二楼和80平方米的出租房各一套,小二楼用于自住,出租房用于自己经营或出租。这样就把农民住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问题解决了。安置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收入一体化、身份一体化、居住一体化、共享发展成果一体化等“四个一体化”。海石湾镇党委书记关鹏介绍说,为确保农民在失地后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镇上通过出租房,在确保每家村民都有一个固定收入的同时,还不折不扣落实新农保、城市低保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通过身份置换,将村民都变成城市居民,在方便就业、就学和外出打工的同时,还与区劳动部门合作,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和劳务输转,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想方设法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回乡大学生、复转军人,目前已成功安置300余人。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三产市场,目前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综合市场可提供上千人的岗位。
新闻推荐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明年底建成 公众10分钟内可收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22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启动建设。这一信息发布系统将在2012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届时将能覆盖我国82%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