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童被碾的道德批判不能大而化之

来源:兰州日报 2011-10-21 02:19   https://www.yybnet.net/

两岁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连遭两车碾过,路过的十余名路人没有出手相救,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发生在佛山的这起事件,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公众也对此投入了高度的注意力。

稚嫩的生命被无情的车轮碾压,小悦悦的不幸遭遇令人心痛、愤怒,无所释放的公众情绪,把目标指向了十余名路人身上,这些路人均不同程度地被人肉,最后,舆论风向被锁定到人性冷漠、道德沦丧上来,很多人发出了社会何以冷血至此的诘问。

的确,没能第一时间把小悦悦救离现场的路人,要承受舆论之压,由此推论人们内心麻木、社会氛围恶劣,也有足够的成立理由。但这种大而化之的道德批判,其实是没有具体指向的,路人的模糊面孔,以及他们复杂的心境,仅凭揣测是无从定义的。之所以舆论把矛头对准“道德”这个靶子,是因为如此不会带来任何风险,人人皆可为,是发挥正义感的最佳渠道。

大而化之的道德批判,很容易让人忽略具体责任人的过错,而把单一事故的责任推卸到业已形成的社会弊病中来。按压社会肌体的脓疮的确会带来痛感与反思,但类似事件我们经历了多少年、多少次,具体到小悦悦身上来,追究肇事司机和其安全监管人的责任,用法律追责比用道德追责更有实际的警示价值。

没有行为能力的两岁女童,是如何脱离其安全监管人视线走到街巷中来的?司机在碾过女童之后为何会丧心病狂地逃逸?这两个导致悲剧发生的最重要的疑问,在一片哗然的声音中反而被淹没了。路人没施救虽然要谴责,但首先要谴责和问责的,却是应对女童尽安全照管义务的家长以及肇事司机。

在一家媒体所做的网络调查中,近万名投票网友竟有将近3%的人选择了“假若在现场,会和路人一样选择漠然走开”,这样的数字,显然和小悦悦被碾后7分钟经过的路人都无动于衷形成很大反差,难道网络上的“道德浓度”会比现实中高如此之多?97%的网络投票者选择不会漠然对待小悦悦被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没有真正出现在事发现场。

道德批判无须付出成本,是安全的,但却是最不可靠的,小悦悦的事情发生后,最应该做的是强化家长对儿童的监管责任,严惩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者,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道德批判的存在要适度,因为这种行为只有形而上的指导意义,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会大打折扣,我们每个人更多要做的,是通过这些事件反观自己的内心,拷问自己远比拷问别人有助于改变社会大环境。

新闻推荐

河南汝南一警察酒驾致5死3伤被依法逮捕

【据新华社电】记者30日从河南汝南县委宣传部获悉,29日下午发生在汝南县的一警察酒驾致5死3伤一案有新进展,肇事警察王银鹏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当地检察机关...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女童被碾的道德批判不能大而化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