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莫让教辅成“教腐”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9-05 02:36   https://www.yybnet.net/

开学伊始,央视《焦点访谈》连续两天炮轰中小学教辅乱象,指出一些本该负有监管职责的地方教育部门,反而成了违规的主体,并揭出了隐藏在教辅乱象背后的利益链,称发行环节的利润,最高可达书价近一半,而各个地市县区教育局也参与分享高额利润,名义上是所谓发行“宣传费”“研讨费”,实际上就是回扣。

“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早已成百姓不可承受之重。这三座大山本不必然成其为“大”的,房价有巨大泡沫,医药有巨额回扣,而现在曝出的教辅书背后的黑色利益链,便仿佛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剥削中小学生的勾当,往小处说,叫一时腐败,往大处说,则是流毒千年。教育局作为教辅这个利益链上的重要获利方,相关领导每年可“被赞助”定期到国内外考察旅游,普通职员也因单位的小金库充实,可以“被奖励”到好几万福利,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小学生“被指定”教辅书目,家长们“被缴纳”十倍于教材费的教辅资料费。本该担负起监管职责的教育部门,带头伸出了黑手。

比如一本全省统一“自愿征订”的教辅用书,如果某校的学生普遍觉得不适合自己,那么它的利用率可想而知了。面对这样一本没用的书,学生心里会怎么想?你让学生“被自愿”购买一本书,学生就会自愿拒绝你讲的仁义道德。

按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的说法,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这三方面的社会诚信中,政务诚信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教育行政部门这“示范者”若带头掉在钱眼里,则不只是腐化了现在的诚信体系,还会影响将来社会的道德基石。

教育部门权力自肥现象当然不只是教辅书回扣这一桩,教育资源稀缺可谋利,教育资源丰富更可谋利。遏止教辅乱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应该把教材和教辅的出版发行权收归国有,有人则说应该把教材和教辅的采购业务彻底推向市场。前一种垄断,后一种自由,各有利弊,但无论是哪一种,在有应试需求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的防腐能力有多强,至关重要。

新闻推荐

从甘肃出发初到湖南衡阳一切都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坐校

从甘肃出发初到湖南衡阳,一切都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坐校车来到学校,教学楼前绿色的梧桐树下,一位20余岁的女学生热情地为前来报到的学生们发着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莫让教辅成“教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