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国
央视网女员工林女士仍在医院治疗。三天前,在军博西路附近,林女士遭到一陌生男子袭击,头部被砍伤。前日,海淀警方通报,专案组经21小时侦查,在密云将嫌疑人徐某(39岁,辽宁省辽阳人)控制。据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报道,事发前几天,徐某曾多次出现在案发现场。(6月13日《新京报》)
问及伤人动机,徐某的回答是“这属于一种随机(伤人)”。“随机”所凸显的暴戾让人感到恐惧、不寒而栗,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无辜无助的“羔羊”。
为什么会出现“随机伤人”,深层问题值得关注,但从这些案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别的观点,值得警惕与反思。
比如徐某这件案子发生后,有一些网民留言向徐某支招“要认准目标”,言下之意,并非不同意他“随机伤人”,而是认为他随机选择的目标不合适。在这些意见中,如果徐某选择的不是央视网女员工,而是随机选择贪官污吏,那简直可以算作英雄了。
南平特大杀人案发生后,南平市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对“郑民生”写道:“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小孩子不应受到指责,问题在于,这种杀伐的观念难道不是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吗?
要杀就杀贪官污吏,“要认准目标”,这样的观点看起来快意恩仇,但实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社会有不公、社会有非正义,很多人承受了伤害,但这不是我们对暴力感到坦然甚至鼓励暴力的理由。每个人都应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每个人都有他人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我们没有道理为暴力喝彩,哪怕施暴者是我们倾向于同情的对象。
(来源:6月14日汉网-长江日报)
新闻推荐
东区公安分局民警在百日集中行动中,用汗水和行动谱写了一曲“警民亲”的感人乐章。民警守护6月14日凌晨2时许,银江派出所值班民警正在辖区开展通宵巡逻。民警突然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