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李承志百度百科里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4-13 19:50   https://www.yybnet.net/

□李承志

百度百科里,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个人简介,一度被修改成“著名犯罪漂白家,对于犯罪漂白有相当经验”。祸起3月23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杀人案开庭,当晚,李玫瑾在央视点评称,药之所以会在瞬间完成连扎6刀的动作,和他长期以来的钢琴训练有关。旋即,李的说法被网友称为“钢琴强迫杀人法”,认为她是在为药开脱罪行。李本人亦陷入漫天口水之中。(《山东商报》4月11日)

在药家鑫杀人案的网络舌战中,网民对专家言论的宽容边界因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的央视点评而探底。李玫瑾表达的是心理学范畴的思考理性,因为法律审判与心理分析是绝然不同的两件事;网民们表达的是民意情绪,这种情绪纠结于把专家的言论等同于法律审判的结论。至此,李玫瑾感到由衷的委曲,抱怨网民对其言论是个误解。

网民对专家言论“拍砖”在网络上已经司空见惯。或许是由于对某一公共事件认知的视角不同,专家的某些言论常常与网民的感受相悖,比如说“工资被增长”、“楼价被降低”等等,虽然说是某些专家或某些机构的一家之言,却常常能够引发网民的激愤情绪。由此我想到,在偶发事件频频升级为公共事件之时,如何学会宽容专家的言论,是每个成熟的网民应该直面的课题。

特定的环境和情绪会将个体形象放大为整体形象。网民对李玫瑾的所谓误解,就是网民把专家的言论人为地放大为法律机构的审判。在法律尚不健全的今天,专家的某些言论极有可能影响到审判机构的公正,这是不少网民的感受。专家言论的这种“被神圣”,往往造成网民的错误认知。愤怒与愤恨、理性与冷血、宽容与纵容,在极端的公众情绪和特定的语境下容易被混淆,稍不留神便会出位。

面对公共事件,网民们常希望有来自专家或者权威机构的声音,这是网民或者公众对专家的信任抑或崇拜。而一旦专家的情绪与网民的心态背离,就难免引发网络舌战,专家就难免因言受辱。无端拍“砖”或责“骂”,都不是成熟网民所应持有的理性姿态,专家并非圣贤,亦难一言九鼎,网民不比专家,难免喧泄情绪。专家需要善待网民情绪,网民也需要宽容专家言论。正义重要,宽容也很重要,甚至某些时候,体现宽容要比伸张正义本身更富有感染力。

(据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网络 促其健康成长

□市关工委刘化章网络提供了海量信息,正确使用网络能使青少年增长知识、练就本领,但如果痴迷于网络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躯体方面。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承志百度百科里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