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武安钢铁调查——难回答的钢铁产能问题”。当地发改局官员面对记者询问钢铁产能的问题,先是无言以对,再答非所问,不管记者怎么问,马科长坚持用“背诵背景材料”回答,并多次表示“不讲了”。网友们给他一个形象的封号——“背书帝”(4月27日《新京报》)
“背书帝”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即便他知道钢铁产能的数据,恐怕也不敢拿自己的仕途去做赌注,说出正确的答案。因为万一他说了实话,没有“统一口径”,出了什么问题,长官怪罪下来,这些是他所不能承担的。他不像那些“雷人”的官员,说错了话可以全身而退,会得到更大权力的庇护。身份决定着一个人在官场说话的自由度,小科长“背书”,恐怕正是因为出于这样的苦衷。
有些权力说错了话,利益集团会为他们“背书”;而有些人即便是背错了书,最后都可能成为官场生态的牺牲品。因此,科长“背书”,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仕途“背书”,为“不给长官添麻烦”背书。官场生态的封闭,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源于这种微妙的心理。
“谁影响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在权力如此霸道的“潜规则”面前,无论是民众还是那些底层官员,也就只好战战兢兢地背书了。武安这名“背书帝”之所以在镜头前出洋相,一是可能确实无知,但以笔者之见,恐怕还是跟他的身份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自觉维护权力集团的利益,不给利益集团添麻烦,才能免于被出局。姜宗福是前车之鉴,不能不引以为戒。
“背书帝”是官场生态微妙关系的一个缩影,对于小科长而言,背书出洋相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不站在“不给长官添麻烦”的立场去面对镜头,他势必要对自己的特立独行“背书”。由此可见,“背书帝”不仅仅只有这名科长,正是因为千千万万“背书帝”的存在,官场的利益共同体才会更加稳固,坚不可破。
(据4月28日《珠江晚报》)
新闻推荐
汤嘉琛近日,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证实,鸡西市滴道区于4月26日发生一起矿难,初步确定已致使9人罹难,坊间“矿难瞒报”的传闻属实。值得一提的是,该联合调查组仅用一夜时间便查清了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