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灰色收入分正负 80后的“灰色负收入”

来源:兰州日报 2010-09-12 05:0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著名经济学者王小鲁及其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游离于统计数据之外的隐性收入正高速增长,与钱权交易和垄断利益等相关的“灰色收入”已高达5.4万亿。研究报告一出,便引发一片争论。一方是网友支持王小鲁,并称“还是算少了”,另一方则是统计局专家发文质疑该报告调查的严谨性。

不过在这些争论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灰色收入”的泽润,反而为工作为投资支出了一笔额外的“灰色支出”,网友戏称这便是“灰色负收入”。本期选取了三个不同行业的80后,讲述一下他们自己的“灰色负收入”。

“领导记不住谁送礼,但记得住谁没送”

赵宇彤

年龄:28岁

职业:公务员

年收入:5万元

灰色负收入:每年8000元

2005年大学毕业,经过考试、面试层层筛选,赵宇彤当上了一名北京公务员,那一年他23岁。进入公务员队伍,赵宇彤说自己的家里“多少走了些路子”,正式工作后,他自然少不了要“感谢”一下这些“铺路人”。

“严格算起来,这就是我第一笔灰色负收入,只不过算到了我父母的账上。”赵宇彤还记得,那是他第一次买了四瓶茅台和其他礼品,一家一家送上门去,跟着父母谢谢那些原来不曾谋面的“叔叔、阿姨”。而赵宇彤的“灰色负收入”,也是从这笔支出开始的。

“在我的理解里,灰色的支出并非贿赂,你不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去送钱送礼,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你周边的关系。”进入工作后,赵宇彤发现平时要维护的关系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曾经帮过自己应聘的一个“叔叔”,实际上是自己直属领导的领导,而公务员的队伍等级分明,从科长到处长,甚至还有自己的进门师傅。

身边的同事都是前辈,“搞好关系”,成了赵宇彤的第一课。

“我不是相对年轻嘛,就利用自己会利用网络的优势,经常帮同事在网上买东西。”平日里在单位,赵宇彤与同事们的工作并不是非常忙碌,闲暇时间,同事们总能聚集到一起谈这谈那,购物也常常成为主题之一。今天老李想买个按摩带,明天老王想买件新电器。赵宇彤看到这样的情况,便总是主动出手帮忙,通过网络为同事们购买。

“有时候我师傅想买点什么,我帮他买好,就不要钱了。”赵宇彤曾经做过统计,一年下来,虽然帮同事出钱购物的数量并不太多,但也要花掉自己两三千元。2010年,团购网站开始出现,赵宇彤自己团购的同时,也开始将团购的商品送给同事,这也成为了一笔新开销:“年纪大点的领导,都不知道团购啥意思,我就还得一步一步地教给他。”

而赵宇彤另外一笔数额较大的“灰色负收入”,则是过年过节的送礼钱。作为单位的小字辈,赵宇彤每年都要在送礼上花费数千元。

“一年开头有春节,八月节中秋,也得送礼,老礼儿说‘一年三节\’,我这也快了。”赵宇彤表示,送烟送酒的老路数如今早已不流行,送给领导礼物不能太贵重,但也要有些新意。为此,赵宇彤曾送过洗脚盆,还送过国外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每年为了送礼那几天,不知道费了多少脑细胞。”

“送礼这种陋习,现在网上总是被批评,但这并不是我的问题,整个环境都这样,过年过节总得意思意思,我不送我就有可能成为靶子。”刚刚工作时,父亲总是教育赵宇彤,“领导记不住谁送礼,但记得住谁没送”,虽然赵宇彤觉得父亲言过其实,不过他表示有些“职场潜规则确实无法回避”。

2009年6月,赵宇彤的主管处长儿子高考结束,赵宇彤将一台最新的PS3游戏机送上了门,美其名曰“给孩子放松放松”,几千块钱的游戏机,成了赵宇彤单笔最大的灰色开支。不过这个游戏机,名义上仅仅是借给处长的儿子,“在我们这种环境,都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不过话是这么说,赵宇彤表示,一年已经过去,处长的孩子也早就到外地上学,游戏机去了哪里,他已毫不关心。

“晚宴礼服一年只穿一次”

“霜之哀伤”

年龄:26岁

职业:IT程序员

年收入:10万元

灰色负收入:每年15000元

比起赵宇彤,网友“霜之哀伤”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复杂,一毕业就在外企工作的“霜之哀伤”,少了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烦恼。不过不同的企业文化,还是让他付出了不少额外的成本:“人人都说我们是IT民工,可我们这些民工,到了特定场合,还得讲排场。”

“霜之哀伤”口中的排场,指的是公司每年一度的企业年会。“霜之哀伤”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了“与国际接轨”,每年都要举办年度酒会,要求所有员工穿礼服出席。往日里坐在电脑前埋头苦干的程序员们,在年会中摇身一变,都要成为“俊男靓女”。

“工作第一年,单位要办酒会我还很兴奋,从来都没这经历啊,不过一说礼服要自己出钱买,我就头大了。”在商场一转“霜之哀伤”发现,稍微看得上眼的礼服,价格都要四位数,可是这样的衣服除了出席晚宴,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第一年企业酒会,“霜之哀伤”最终选择了租赁礼服,不过租赁来的礼服档次一看就不高,在众多衣着光鲜的同事中,“霜之哀伤”突然自惭形秽起来:“想想真是丢人,回来还被人笑我是‘动批范\’。”

“这是个死循环,档次高的礼服租起来价格也高,价格便宜的档次低。”第二年,“霜之哀伤”还是选择出钱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礼服,然而时至今日,这套价格不菲的礼服,他只在企业酒会穿过,“晚宴礼服一年只穿一次,许多同事都自嘲,说礼服是我们‘价性比\’最高的衣服。”

“许多同学都羡慕我,说我工作找的好,挣得多,但其实几年下来,我发现我攒下来的钱并不多。”“霜之哀伤”表示,自己的企业位于旁人羡慕的CBD商圈,虽然旁人看起来是个光鲜的好工作,但实际在CBD工作的职员,往往要付出比其他地区工作多出几倍的生活成本。

首当其冲的便是每天的餐费成本,“霜之哀伤”表示,由于企业并不设置食堂,周边的餐馆多数较为高档,即使是针对CBD工作的普通员工开设的餐馆,往往消费也要比其他地区的餐馆高出三成。而与同事一起腐败也成为“霜之哀伤”的家常便饭:“就算每次都AA制,一个月少说也要吃掉1000块。出行成本,餐饮成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支出,算在一起这一年就不少钱。而且这样的支出并不是必要的,只是在这里工作的副产品。”

“炒股赔掉积蓄,还炒掉了自己饭碗”

说起“灰色负收入”,张芳不愿多谈,她甚至认为自己在投资上的失利,应该算是“黑色负收入”。

“炒股票赔掉了我5年的积蓄。”张芳出生于1980年,也算是个“80后”,2002年参加工作的她,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处房产——一处经济适用房。家庭收入虽然不算太高,但没有房贷的压力,她的生活也颇为富足。

然而正是经济上的轻松,让她开始关注投资市场,2005年,股票基金的火热,开始吸引工作不算忙碌的她。由于工作的关系,她还接触了一些投资界的朋友,一名理财师为她做出了新的规划,按照这份投资规划,张芳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拥有两套自己的住房,似乎“百万富翁”也只是时间问题。

“形势一片大好,最开始的投资翻了一倍,让我有点迷失了方向。”不满足于股票收益的幅度,张芳开始尝试权证交易,不顾家人的反对,她将5年工作所有的积蓄,都投到了“招商银行认沽权证”上,而在当时,这只实际价值几乎为0的权证,已被炒到了3元多。

“我那时执着地认为,它最终会被捧到6元钱,我还以为房子就在我的面前了。”然而事与愿违,在触及高点后,这只权证迅速开始了下跌过程,等到张芳忍痛割肉的时候,价格已跌到了0.5元,张芳5年的积蓄,两个月的时间就灰飞烟灭。

最为悲惨的是,张芳的同事在她的力荐下,也购买了数万元的权证,这次失败让张芳在单位抬不起头来,2007年年终,她选择了离职。

而之后的两年里,张芳并没有放弃投资,理解了风险的真正含义,张芳的投资有了些许起色,但想挽回当时的损失,至今对于她来说还只是个梦:“我们总是在网上看到谁通过投资获得了多少利润,却忽视了对于多数人来讲,投资只是隐形的支出,如果仔细算算,许多人都是在贴钱炒股,所谓在投资市场的隐性收入,根本就是负数。”

原载《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中国4大灰色收入行业

在改革开放前,内地没有“灰色收入”这个词;改革开放后,经济日趋活跃,社会各类群体的收入随之出现多样性。人们把合法的工资、奖金、补贴等称为“白色收入”,把违法收入称为“黑色收入”,至于还有那么一种介乎于白色与黑色之间的收入,人们说不清道不明,更多的时候是不便点明,“你知我知就够了”,于是便有了“灰色收入”的叫法。

导  游

现在许多旅行社的导游根本就没有工资,有也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旅行社不仅不给导游发工资,甚至还要求带团的导游按人头费上交给旅行社一笔不小的费用。“吃回扣”则是内地导游赚取“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旅游商品为导游和司机提供的回扣比率一般为购物额的20%-50%不等,同时往往还要向导游和旅行社支付“人头费”和“停车费”。所以,尽管有时游客早就没了购物欲望和购物可能,导游和司机还是要把旅游团往商铺里拉,因为只要停够时间,商店就得按人数给钱。“有时看到一个上百人的大团来了,我们心中更多的是紧张。如果没‘出活\’,光人头费加停车费就要付上几千元。”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一位珍珠店老板对此很是无奈地说。他的无奈是不敢得罪导游和司机,否则以后导游有“好团”也不会再往这里“导”了。

医疗卫生界

这可说是“灰色收入”最丰厚的行业,拿红包、吃回扣和“走穴”,已经到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地步。普通人日常看个病,特别是动个手术,给主刀医生、帮忙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分别送红包,都是公开的秘密。一位医生接受采访时说,在医院这个圈子里收红包是很普遍的事,你可以问一下医护人员,只要是说良心话的,谁敢说自己没有收受过?

医生走穴,主要是一些知名度高的医生和外科医生,到“下边医院”去一次,进账一二千元是家常便饭,而著名医院医生更可拿到五千至一万。吃药品回扣是医疗界“灰色收入”的另一种形式。

“到医院看病,最好穿得寒酸些,因为医生会边看病边打量你的衣着。如果看出你有钱,医生会给你开最贵的药。”一位医生的话可以让人们部分明白,为什么看病时医生总是异常热心地询问患者干什么工作,收入高不高,原来是在探听病人囊中虚实。

教  师

目前教师们最大的“灰色收入”主要来自开辅导班和“走穴”。一位大学教授说,自己一个星期有12次“友情客串”,身心疲惫。上课时有时也感到力不从心,对于收入所得,他认为都是“辛苦钱,合情合理”。另外,老师在校外搞创收的形式五花八门,诸如讲学、做学术报告、代课、当家教、兼职顾问等等,而与社会应用、市场需求关系紧密的学科老师,如经济、金融、会计、法律、外语等,搞校外创收的机会更是多,有的一天至少千元。

在某地的幼儿园,孩子入学要交高至万元的择校费(俗称“赞助费”),此外每个月还要交1500元的食宿费,其它如书本、校服费则另收,为了让小孩子能够在学校里得到更多的关照,家长给老师们塞红包更是家常便饭。一位家长抱怨说,每逢过节过年,6岁的儿子都会要求父母去看老师,不去就和家长闹。

丧葬业

当今连丧葬业也成为暴利行业,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家里死了亲人,家属宁愿多花点钱,把后事办得风光些,是其成为暴利的客观原因。业者往往看准死者家属心理,开设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一个进口价值只有上百元的骨灰盒,转卖到了死者家属手中,马上就变成了几百元、上千元。有家殡仪馆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以这种方式赚取暴利十几万元。除此之外,还有名目不少的收费项目,如运尸费、抬尸费、小厅费等,并经常任意抬高收费标准,利用其行业垄断地位,强制死去家属开销,有的还要出难题,让死者家属不得不送上红包、礼品。

原载《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新疆阿勒泰一旅游客车坠入山沟 致10人死亡7人受伤

【据新华社电】 16日14时许,新疆阿勒泰地区一辆由布尔津县开往喀纳斯禾木景区方向的旅游客车在途中翻入山沟,目前已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灰色收入分正负 80后的“灰色负收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