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者张轶:捞尸公司放话杀我

来源:兰州日报 2010-08-29 05:15   https://www.yybnet.net/

《挟尸要价》作者张轶,近来陷入舆论的漩涡。目前张轶已经躲到了“其他省份的一个城市”,他希望大家都能平静下来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

这个去年刚刚毕业、只有25岁的年轻人,在多次婉拒之后,前天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这件事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照片是挟尸要价一个瞬间”

记者:人民摄影网公布了你对《挟尸要价》这张照片真假的自述,你知道吗?

张轶:对,自述是我提交给“金镜头”奖组委会的。

记者: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这句话是船头上的老人说的吗?

张轶:是他在挥手的一瞬间说的。

记者:是你听到的吗?

张轶:是我亲耳听到的。

记者:现在有人质疑“挟尸要价”这张照片,说是虚假的,你怎么看?

张轶:“挟尸要价”的事实是存在的,没有什么能够扳倒这个事实。从打捞船开到现场、和校方讨价还价开始,“挟尸要价”这件事也就开始了。而且,打捞船在打捞的过程中中断了几次,也是和校方谈论价格。最后,打捞方拿到了谈好的钱才离开。这个过程就是“挟尸要价”。

记者:也就是说,“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

张轶:对。“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我获奖的照片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瞬间。

“异地发表不敢署真名”

记者:因为这张照片,你获得了不少奖项。

张轶:对。当时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在《江汉商报》,后来《华商报》记者郝建国通过熟人引荐找到我,我们相互谈到了各自了解到的信息,在双方认为新闻事实一致后,他看了我所有的文件夹,后来获奖的这张照片在荆州当地是没法刊登的,郝建国便选走了,并以配图形式刊发在了《华商报》上。

记者:当时没有署你的名字?

张轶:不敢署真名,《华商报》发出来的时候署名“真真”,是以目击者的身份署名。我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这件事。

记者:但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张轶:嗯。中国记协举办“中国瞬间”新闻摄影大赛时,我委托《华商报》并以他们记者的身份参赛,在评奖现场,评委们向我求证这张图片的真实性,并给予了肯定。颁奖的时候,在多位老师的鼓励下,我第一次用了“张轶”署名,新华社也发了消息和我领奖时的图片。这样一来,大家就都知道了,我的身份也暴露了。

打捞公司放狠话要杀我

记者:你的身份暴露之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轶:新华社发了我领奖的照片之后,报社没有问责,但是扣了我的工资和年终奖金。

记者:当时是以什么理由扣的?

张轶:这还用问吗,就是因为照片的事情。我当时就意识到危机来了。本来我想趁春节休假来淡化我获奖的影响,但是因为个人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不得已离开了荆州。

记者:个人安全和环境压力是指什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张轶:其实在这张照片刊登出来之后、我还没有暴露身份之前,我就已经有预感,因为当时我已经听说了一些事情,他们放出狠话来,说找到拍照片的人之后要杀掉怎样怎样……

记者:他们是指谁?

张轶:打捞公司。当地的宣传部也一直在找拍照片的人。

记者:这些你是听谁说的?

张轶:还是不要说了,不想连累更多的人。

记者:离开荆州之后你去了哪里?

张轶:我先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其实我不愿意失去那份工作,因为我刚工作没多久。

记者:是刚毕业吗?

张轶:对,是去年才毕业。

记者:那年龄也不大?

张轶:是的,我是85年的。

“躲在某市,比较安全”

记者:现在哪里工作,方便透露么?

张轶:我只能说我在湖南的一家媒体工作,但是最近休息了,毕竟湖南离湖北太近了,我现在在其他省份的一个城市。

记者:在这个城市还好吗?

张轶:还好,还比较安全。

记者:这件事情到现在,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轶:其实离开荆州这几个月,我已经慢慢地把这件事情淡忘了,现在我有新的工作,也生活得很好。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张轶:我在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就见到了这样的一幕,他们丧心病狂的做法让人愤怒。

记者:他们是指谁?

张轶:就是打捞队他们,在那么危机的关头,不是先救人,而是先谈钱。

记者:现在关于“挟尸要价”的争论铺天盖地。

张轶:嗯,我知道,也一直在关注。现在这个事情闹得非常大。我觉得我的照片是真实的,包括当地的公安机关当时也对打捞公司的老板作出了处罚,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中断打捞”,这都说明,“挟尸要价”这个事实是存在的。我希望大家,尤其是媒体,不要被哪一方牵着鼻子走,一定要依据事实的真相。

记者:网络上对于照片的真假,各种各样的说法也非常多。

张轶:网上的谩骂也非常多。有的可能是出于其他的目的。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张轶:现在“金镜头”奖组委会已经着手调查了,我希望大家都平静下来等待结果。谩骂对大家没有好处,对当事人各方包括我、对遇难者的家属都不是件好事。

据《信息时报》

人物档案

湖北荆州《江汉商报》摄影记者。是去年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记者,年仅25岁。

2009年10月24日14时左右,长江大学大学生舍己救人事件发生后,张轶作为《江汉商报》摄影记者骑着自行车40多分钟后赶到了宝塔湾现场,并拍下了60张照片,其中就包括《挟尸要价》这张照片。获奖后,张轶被迫离开《江汉商报》和荆州市,现为湖南《潇湘晨报》记者,但目前“休息”漂泊不定。

新闻推荐

外国高校迎新生花样百出

每年新生入校,都是大学里最热闹和繁忙的日子,兴奋而又摸不着头脑的新生们难免在校园里迷路,而不少淘气的“老生”们,在这个时候也会出几个坏点子,开开学弟学妹的玩笑。很多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作者张轶:捞尸公司放话杀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