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应该用拆迁法取代拆迁条例

来源:兰州日报 2009-12-11 07:07   https://www.yybnet.net/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官员日前透露,国务院正在准备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公众及舆论普遍认为很多粗暴的拆迁不公平、不人性,但也必须承认很多强制拆迁确实是合法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拆迁条例》就是这个问题的制度根源。

首先,《拆迁条例》没有对拆迁是出于“公共利益”还是“商业开发”进行区分。如果是出于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可以强行收回已经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但如果是为了商业开发,则应由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如果被拆迁人不同意,就不能强制拆迁。从实际来看,大多数拆迁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但实际上大都是“商业开发”。

同时,拆迁主体也不妥当。根据规定,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只能由政府国土部门依法收回然后再出让,而拆迁是征地的一个环节。因此,拆迁的主体应该是政府部门。而《拆迁条例》却规定拆迁人是“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这个单位也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就可能形成两方“经济人”的直接碰撞,冲突在所难免。

更重要的是,《拆迁条例》规定,如被拆迁人与拆迁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被拆迁人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的,有关部门可以强制拆迁。拆迁决定、纠纷仲裁、强制执行……一切都在政府部门的掌控之中,被拆迁人只有任人宰割。

如此有失公平的规定,为何还会出现在法规中并一直执行下去?巨大的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征地时把价格压到最低,出让时把价格抬到最高,土地出让金早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此外,还有城市建设的“政绩”冲动也是拆迁的一大动力。

实际上,《拆迁条例》自2001年出台后就一直饱受诟病,但它的修改一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其实,关于拆迁的制度建设,首要问题不是如何立法,而是由谁立法——于政府是拆迁中的直接当事人和主要获利者,拆迁的规则压根就不应该由政府来制定,而是应该让各方利益主体都参与到立法中来。因此,最佳的选择不是“修补”现行的《拆迁条例》,而是重新制定一部《拆迁法》来取而代之。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足球打假有新突破尤可为、许宏涛被逮捕

【据新华社电】公安机关表示,在侦查王鑫一案时,经过进一步深挖和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尤可为还涉嫌利用商业贿赂,参与操纵2007年“中甲”联赛个别场次的犯罪线索。尤可为、许宏涛...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应该用拆迁法取代拆迁条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