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逊
日本有个叫本居宣长(1730-1801)的,是开门诊的医生,却在他三十三岁那年获一学者启发,开始研究《古事记》,历三十五年撰成四十四卷《古事记传》,以实证主义的方法,确立有别于中华儒家系统之学问流派,成为日本“国学”的发端。关于读书,他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学问都没有关系。做学问也不用那么在意有没有才华。要攀登山顶从哪里出发都无所谓,唯一必要的就是持续不断,只要能够这样,总有攀上峰顶的一天。”
由此我想到,工作只能糊口,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好奇心才是人生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人这一生好奇心在哪里,兴奋点就在哪里。不管后人如何评论,坚持做到最后的人,都是有持久耐力的人,所为之事,都在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上。
谁都知道沈从文先生是文学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改行从事古文物研究工作,写出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也是由于他对古代服饰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要善于发现、挖掘、修正自己的好奇心,也很重要。人这一生,工作生活之余,有很多闲暇时间,如何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做事,有很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