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正适合读书。拉上窗帘,将炙热挡在窗外,给自己营造一个假想的清幽空间,再去读林文月的《京都一年》,才颇契合。
这一篇谈的是京都的庭园。在林文月的笔下,日本庭园的美通过文字给读者以极致之美感享受。在谈及日本庭园之绿意时,提到了青苔是京都庭园之美的一大重要构成要素。因为京都的地理气候条件合适青苔的生长,青苔也给京都的庭园抹上了一层苍凉悲寂的情调,所以京都的庭园有“苔庭”之称。而京都苔庭之代表就是西方寺。在西方寺里,无论枯山水与池泉,皆没于厚厚的青苔里。这些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青苔,绒绒密密,如毡似锦,隐藏着不知多少兴亡盛衰的故事。
还有祗王寺,也是以苔庭著名。寺内本来就有四处红颜遗冢,已足令人感慨悲悼,再加上寺前一片苔庭与庭上密植的枫树,当秋风起,落叶缤纷时,红叶覆盖苔上,“翠红参差,斑斑斓斓,夕阳残辉之下”给人一种凄艳的情调!苔痕斑驳,给庭园增加了幽玄凝重的气氛。
在文学上,任何一个词,冠以“苔”字,也立刻就会给人一种苍凉幽寂之感。在唐诗宋词中,以“苔”入诗填词的也不少!
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厚重的青苔上,格外衬托出空山的寂静、空明和幽寂。
李白的《长干行》中有:
门前旧形迹,一一生绿苔。
深不可扫,落叶秋风早。
《长干行》是一首描写少妇的爱情和抒发离情的诗,算是“闺怨”题材。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丈夫不能与己常相厮守而出外经商,年轻的女子倚窗翘首盼望,相思的心凝重而怠惰,时间究竟有多长,那些旧时的形迹竟然生出点点的苔痕,犹如相思之斑斑泪痕。那些离愁别恨就如这一一生出的绿苔,深深铺满整个胸腔!
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
苔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让人想象出一条极为幽寂的小径,莓苔遍布,人迹罕至。常道士深居此处,可以想见其闲淡禅意的生活,无怪乎作者找到了他,也只是“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莓苔”在此处更是增加了全诗清幽的意境!
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归隐处密林深壑之中,本来就极具幽寂氛围。而这句“药院滋苔纹”更是将隐居处的深远幽僻推向极致了!
另外,像宋词中晏几道的《御街行》中:“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写相思的含蓄蕴籍,幽婉而令人回味。周邦彦的《花犯》有:“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憔悴梅花点点坠落于碧苔之上,更显落寞情怀,苍凉心境!陈克的《菩萨蛮》有:“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春本是喧闹的,可是一绿芜绕墙的青苔院,却给人以清幽静寂之感,有“庭园深深深几许”的深幽意味!而吕渭老的《薄幸》中:“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在幽僻静寂的青苔深院里幽会,共醉梦乡!
青苔深院正因为其幽僻而成为情人幽会的极佳地点了。姜夔的词典雅高远清新峭拔,意境幽深。在《齐天乐》中:“虞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词人借蟋蟀抒身世凄凉,苔侵石井,更增幽凉凄切!
苔适于多雨潮湿阴暗的地方,而苔本身就具有厚重的质感,又给人流年转换的联想,所以苔在文学中的意象多苍凉悲寂,暗合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身世飘零家国兴亡。因此,苔才受诗家词人的青睐,我们才能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见到“苔”。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东京10月10日电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导致原本生活在日本较暖地区的一种蟋蟀生存范围向北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