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苗的Q&A
Q:疫苗到底安全吗?
A:合法监管的疫苗,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科学上所谓的“安全”,实质上是经济净效益,即疫苗的好处大过疫苗的坏处(效益>风险+成本)。
具体来说,打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接种局部的红肿热痛以及发热等。发生率较高,一般为百分之几,但都比较轻微,基本无需治疗或只需对症治疗;
第二类是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在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绝大多数是轻微的过敏性皮疹,有些是比较严重的过敏性紫癜等,但通常也可以痊愈;
第三类是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主要集中在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两种,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炎的发生率在万分之几,引起全身感染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前面两种是可控的,即使是最后一种不良反应,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还可能与受者的免疫系统(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肿瘤病人、艾滋病感染者)以及不可预测的意外有直接关系,打疫苗恰好触发了某个问题。
Q:不打疫苗的发病概率有多大?
A:医生列举了没有疫苗时代以及大规模推广疫苗后,出现各种病症的概率:
脊髓灰质炎(脊灰):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有了疫苗后,脊灰病例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
破伤风:病死率在10%—70%之间;有了疫苗后,2008年全球因破伤风死亡的新生儿下降到5万人。
麻疹:超过90%的人在10岁前感染了麻疹病毒,其中多数可出现症状。
百日咳: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发达国家的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
白喉: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100万病例,5万—6万例死亡。有了疫苗后,白喉在全球的总报告病例数减少了90%以上。
乙脑:中国大规模使用乙脑疫苗后,发病率从20.92/10万下降到如今的小于1/10万。
流脑:发病率最高时达403/10万,病死率为5.5%。推广疫苗接种后至90年代,发病率维持在<1/10万的水平。
Q:不打疫苗会导致疫病重新流行吗?
A:这里举几个国外的例子,大家自会判断了:
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由接近之前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同一时期,日本也因为媒体报导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的后果。
1998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论文,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经媒体报道后,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6年后,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但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了长期研究后,最终并未发现麻腮风疫苗与自闭症存在关联。然而,自论文发表以来,被波及国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未接种疫苗的麻疹易感人群,2008年英国麻疹病例10年来首次超过1000例,英国为此发出流行病警告。
新闻推荐
孩子:“爸爸,什么是压轴戏?”爸爸:“压轴戏就是最后演出的最好节目。”孩子:“那我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了。”爸爸:“为什么?”孩子:“因为班上考试出榜,总是把我放在最后一个。”一听就会毛毛从电影院回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