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以高校云集著称。在该州第一大城市波士顿的都会区,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等上百所大学。现如今,正在全美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在考验着这处大学人才的摇篮。
截至3月23日,马萨诸塞州确诊新冠感染病例777例,死亡9例。按照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4日15时(北京时间25日3时),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有50206例,死亡606例。
已在美国生活十年的北京人青婷,在波士顿从事管理咨询类工作。从2月初至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她见证了身边的美国人从漠视到囤货的全过程;而身为一位怀胎32周的准妈妈,除了在孕期食物的挑选上不得不用心,她也要与医院保持接触。疫情中,她最操心和担心的是什么?以下是她的自述,经过编辑整理:
文 | 青婷
编辑 | 徐菲
我住在马萨诸塞州,这里第一大城市波士顿确诊的第一个病例是一个中国留学生,所以最开始对疫情比较关注的也是这里的华人社区。但大家那时候的关注点还是中国国内的疫情,加上春节后很多回家过年的人要回美国,大家也都有要多注意防护的心理准备,有些华人开始增加购物,但我家那时还没想到要囤货。
马萨诸塞州疫情的暴发,与一家叫做渤健(Biogen)的生物科技公司2月底在波士顿长码头万豪酒店举行的一次175人会议直接相关。目前这家公司大概有70人确诊。直到这时候,身边有些美国人才开始关注疫情。
我住在波士顿北边,介于郊区与市区之间,这里的人住独门独院或联排别墅为主,平时出门也是开车多,在路上走的基本就是遛狗和运动的人。单从街面上的情况,是看不出疫情前后有什么变化的。
3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参议院议员们开会讨论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发表电视讲话。从这天开始,我发现超市的人开始多起来,最先被抢光的是厕纸,而消毒湿纸巾、免洗洗手液和酒精,到2月底也很缺货了。
很多人不理解美国人为什么抢厕纸,我个人感觉可能是他们很少用抹布这种东西,厕纸和厨房用纸可以擦一切,所以用得非常快。当然更有可能是心理作用,总要屯点东西才安心,尤其是当你一进超市就发现别人结账的车里都有卫生纸的时候。
3月11日,我去连锁仓储超市Costco扫货,鸡肉柜台全部清空,婴儿湿纸巾尿布缺货严重,瓶装水也是大家抢购的重点。
鸡肉售罄应该是因为鸡肉最便宜,家里有小孩的都囤了不少婴儿用品,但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抢瓶装水,可能美国人不喝烧开的水吧。结账时排起了长队,我跟工作人员聊了几句,问他们是不是特别忙,她说早上还没开门时就有上百人在外面等了。
超市缺货的情况也是分店的。上周我再去采购时发现,连锁百货Target里牛奶已经没了,只有杏仁奶。美国东北部地区的连锁超市Stop & Shop,肉类基本没有,鸡蛋也缺货,牛奶很少。但我们本地超市Market Basket货很全,各种食品都能买到。
比较麻烦的就是我现在妊娠糖尿病,所以能吃的东西比较挑剔,而且不能用米面凑数。婴儿用品方面,湿纸巾基本没有,除了少量特别贵的那种环保品牌。纸尿裤也缺货严重,不过不挑牌子和价格还是可以买到。水奶定了一直没发货,奶瓶UV消毒机,趁势涨价也不发货。我预产期5月初,之前囤了一些纸内裤和奶粉,所以不太慌。反正只要有吃的,其它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无非大人麻烦一点。
网购的话,亚马逊原本有那种两小时送达的服务,但现在已经没有预约窗口了,根本没办法下单,我想他们应该是没有那么多能送货的工作人员,所以也就没在网上订了。在一个华人生鲜送货app上成功下单的大米,后来也被邮件通知取消了。
应该说,上上周所有超市都经历了一波抢购,购物感受是,并不确定以后还能买到什么,所以3月11日、12日那两天,我买了很多方便面。但这周再去超市,发现之前空了的货柜有了不同程度的补货,才开始对吃喝不愁有了一点信心。
在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后,马萨诸塞州本地人仍然没什么人戴口罩,超市里也看不到工作人员戴口罩或者手套,只有华人超市的工作人员戴了手套。
我现在怀孕32周,3月初去华人开的超市,感觉里面戴口罩和手套的人比我做产检的医院的医生护士还多。我产检的医院,可以理解为社区医院,不做外科手术,但有妇产科、内科、心理科,也有检验室可以验血验尿照X光片等。
在2月初,美国控制有在华经历的非美国人入境的时候,医院门口有个提示牌,上面写着如果你是过去14天从中国来的,请告知;到了3月中旬改成了去过疫区的请告知。而从上周开始,已经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医院门口把守,询问要进门的人有没有国外旅行史、有没有发热症状、是否已经预约等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处置。
以前医院的大厅里随处可见免洗洗手液和一筐口罩,随便拿,口罩从3月初就没有了,当然如果你不舒服,去前台和护士说,他们还是会给你口罩的。
我也问过我的妇产科医师,为什么不戴口罩,她的说法是口罩等防护物资还是比较匮乏的,应该留给前线的医护人员,所以他们尽量不戴。当然如果他们接待的病人本身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话,他们还是会戴的,而且接待完这个病人就会把口罩扔掉,不会戴着这个口罩再接诊后面的病人。
前几天,我妈妈从中国给我寄了一些N95口罩,我现在也是比较犹豫,要不要戴着N95去医院。因为这些医生护士都没有口罩,我戴着去医院,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因为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一种说法,说口罩都被华人抢光了,当然我并不认可这种说法,这种说法也没证据。
目前,我的产检还没停,但我同时还要去另一家医院检查妊娠糖尿病,那是个类似国内三甲的医院。负责我的医生已经给我打电话,通知我不要去了,他会在电话里询问我的情况。
今天我也收到了保险公司的邮件,说在此期间产生的远程问诊费用,保险公司将免去copay(分摊费)、coinsurance(共同保险)和deductable(可抵扣)的费用,copay类似国内的挂号费,coinsurance和deductable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保单减免全部或者部分费用,这些政策也鼓励大家不要去医院看病了。
我有个朋友怀孕28周,她是在麻省总医院做产检,那是全美最好的医院之一,这种大医院也是疫情的中心吧,她已经被通知未来六周产检都不要去了,不过她到时要做糖筛,还是要去一次。而我目前32周,还是要每周去产检,看胎位。要不要去医院,医生还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决定,目前看对我们还没有太大影响。
我身边的中国朋友都是上班族,回国的不多。有个同学的表妹在美国上高中,因为学校把宿舍关了,也只能回国。她15岁,路上要转机两个地方,加州的洛杉矶和韩国仁川,等于要在机场睡两个晚上。她走的时候,我们给她准备了那种充饥的能量棒、护目镜、10个医用口罩、10个N95、15个手套,防护服买不到,就给她买了工程雨衣,也没让她拿行李,就背个包,方便移动。
总体来说,美国政府对疫情的暴发还是重视的,打开电视,你能看到各州州长都在轮流开发布会介绍本州的情况和回答媒体问题,不过他们的一些政策并不是强制性的,无法像中国那样严格执行,民众也没有中国民众那么重视。
各州的政策也不一样,不过大方向都是仍不建议戴口罩,但要求大家尽量待在家中,以及如果必须外出的话(比如买菜、遛狗、运动),就一定要保持6英尺(1.83米)的距离。
最近我发现美国媒体的报道不再强调这个病毒对老年人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更高,这样至少可以让年轻人更重视起来,而不是觉得自己年轻就可以完全不在乎。
现在我比较担心的是,各州之间的交通并没有采取什么防控措施,如果有人携带了病毒,跨州移动的话,会不会传染更多人?在切断可能的传染源这方面,各州是可以做得更多、更好的。
新闻推荐
联合国当代形式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现象特别报告员滕达伊·阿丘梅23日表示,有关国家官员使用别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