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柔性新材料让电子皮肤更“智能”

来源:桂林日报 2018-02-21 13:33   https://www.yybnet.net/

1月31日,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右)在实验室对科研团队成员徐洁进行指导。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新华社旧金山2月19日电(记者吴晓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教授鲍哲南科研团队19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在柔性电子领域实现了制造工艺的新突破,首次成功开发出更易量产的高密度、高灵敏度可拉伸晶体管阵列,这一成果在电子皮肤等研究中具有突破性意义。

柔性电子材料研究是材料学和电子学领域一大热门,这种材料可用于制作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电子皮肤、可弯曲的电子屏幕等,应用前景广阔。此前的柔性电子技术基本通过牺牲电子器件密度来实现可拉伸,局限性较大,且制造工艺复杂。

新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王思泓和徐洁介绍说,他们将材料学研究和电子学研究相结合,打破了电子皮肤等相关制品的发展局限,可同时实现晶体管高密度和高机械拉伸性,具有对可拉伸化合物材料的普遍适用性,可作为电子皮肤设备的基本组件。

据介绍,新成果使电子皮肤的感应和计算能力更强,“智能”更高。这种材料的晶体管阵列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347个,并可在拉伸至两倍长度时性能保持不变。经测试,其稳定性可承受至少1000次拉伸。该团队据此研发出一种电子皮肤,可将柔性电子装置粘附到人体皮肤表面,与同类产品相比,佩戴舒适度、从皮肤获取的信息量和信号保真度都有显著提高,未来可用于健康监测和医学治疗。

研究人员说,这项工艺具有材料适用性广、晶体管性能稳定、密度大、易量产等优势,在柔性电子学跨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材料领域、电子行业、医学应用等都有助益。

鲍哲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与实验室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产业化后的晶体管器件密度等指标还将不断提升。此类技术及产品在柔软度、可拉伸性及可降解性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后,可实现更多新功能,有望广泛用于人机互动、柔性机器人、增强现实技术等领域。

新闻推荐

外媒:美航母战斗群高调重返南海 3月份将出访越南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 参考消息资料图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据美国新闻网站2月15日报道,美国海军派出一艘航母在南海巡航,并希望让周边的盟友和潜在对手都知道这艘航母的“使命”。报道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柔性新材料让电子皮肤更“智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