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2月13日电(记者周舟)美国航天局12日宣布推动国际空间站商业化,并将于2025年终止对国际空间站的直接支持。同日,俄罗斯货运飞船搭载10多吨补给前往国际空间站,将与“星辰”号服务舱对接。
美俄“一冷一热”两种态度下,国际空间站这一多国参与的近地轨道太空平台将走向何方?美航天局单方面推动商业化有悖相关国际条约,所谓“无缝”转型是一种商业创新,还是有始无终的卸责?
放弃空间站“极端短视”
国际空间站是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其主体由俄罗斯舱段和美国舱段组合而成,另有欧洲航天局的轨道设施和日本的实验舱等。
自1998年以来签署的《国际空间站合作协议》和各航天局间备忘录等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国际法”,而美国政府正是履约主体。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空间系统副总裁弗兰克·斯拉泽认为,由于这些国际条约,国际空间站很难真正成为一个商业前哨,它一直需要美国政府参与并开展多国合作。
另一方面,“超期服役”的国际空间站“廉颇未老”,其设计寿命最初为15年,但因运行良好,目前延至2024年,并有望再次延长到2028年。
12日公布的空间站周报显示,上周国际空间站的科研时间创纪录地超过100个小时,开展了植物学、材料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22项研究。
私人公司难接手
目前,阿克西姆空间公司、毕格罗航天公司和NanoRacks三家美国公司有意搭靠国际空间站开发商业项目。然而谈到接手这个年运行成本30亿到40亿美元的太空实验室,潜在的商业合作者大多表现出畏难情绪。
阿克西姆空间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苏菲里迪尼说,公司愿意参与其中,但全盘接手国际空间站太贵了。NanoRacks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曼伯建议将国际空间站分拆,变成“群租房”。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空间站是“一体化的航天器”,各个部分协同工作,难以分割,由数个私人公司接手恐难以开展工作。
美国政府历来对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科技企业发放大量补贴,但美航天局计划到2023年,每年仅投入1.5亿到2亿美元促进对国际空间站进行商业开发,且并未提出如何使用资金的明确思路。
美航天局首席财务官安德鲁·亨特12日说:“我没法假装说自己知道该如何花这笔钱。”
特朗普太空雄心遭质疑
特朗普上任后宣布要让美国人重回月球,但业内人士认为,从美国航天局发布的2019财年预算来看,新的预算并未在数字上体现出这种雄心。
放弃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理由包括给深空探索让路,但预算只增加了不到9亿美元用于开发探月和探索火星所需的“先进探索系统”,与高达700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将国际空间站商业化也不乏来自国会的反对声音。得克萨斯州参议员泰德·克鲁兹称,投大笔钱建造的东西,在它还能用的情况下放弃,“这是一件最愚蠢的事”。
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比尔·尼尔森在推特上写道:“美航天局预算输在了起跑线上,从我们拥有的唯一太空前哨关灯走人,让人无法理喻。”
新闻推荐
13日,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出现发动机部件脱落问题的飞机停在停机坪上。据CNN报道,2月13日,一架从旧金山飞往夏威夷的波音777客机在飞行途中遭遇惊险一幕:飞机上两个发动机中的一个在海上飞行期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