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爱做的事,爱想爱的人。
李婧,跨界自由撰稿人。曾为某大型国企人力主管,后为写作辞职。现在创业并发起“100个城市生活的人”集体写作计划。豆瓣@mumudancing,微信公众号@鹿之角(id:mumudancing)。
离家十几天,清明放假回去,我妈一见我便说:“你女儿说我陪不了她讲英语咯,不能给她讲故事咯,你去讲,你去讲。”
女儿看见出差回来的我,一个猛劲冲过来,扑到我怀里,拉着我的手朝家的方向走。她说,“妈妈,我们回家,你带我看书。”
我看她求知若渴,心里十分高兴。但另一方面,我也有点忧虑——这阵子我不在家,我妈和女儿两人面面相觑,一定多了不少尴尬。
说到这里我不是嫌我妈带不好孩子,不是的,在照顾饮食起居方面,我妈尽心尽责,帮我解决了好多问题。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她们的沟通出了问题?
想想周末商场里的熟悉情景,多少家长把孩子们往人造的游乐场里一放,买好一个小时,他们就齐齐坐在场外的座位上看手机。等时间一到,他们就喊孩子出来,带孩子回家,假装一起过了一个周末。
出去郊游也是如此。这个清明节,我陪孩子一起去看田间的油菜花。春天踏青的人不少,许多大人也带孩子出门赏花。可我看到大多数是走马观花,开车到了景点,大人停下来和孩子说,“你站好,我给你拍个照”,拍完了就要带孩子走。孩子还没好好地用望远镜看下远处的山,也没好好地蹲下来看看近处的花和蜜蜂,就被大人一下抱走了。他们其实什么也没看到,坐车的时间比停留的时间多。
一天下来,家长们也累,孩子们也累。你说真的赏玩到了什么,大家都没有那种精神满足的感觉,反而觉得终于结束了任务。
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几个月前出国玩,在柬埔寨暹粒,我遇到了许多一大家子出来旅游的欧洲人、美国人。那些和我差不多年龄的父母们,也是推着婴儿车,走在异国的街道上,甚至带着好几个孩子,浩浩荡荡地亲子游。我仔细观察他们的脸,完全看不到中国父母脸上的那种焦虑。他们显得很轻松,任大一点的孩子自己走、自己看;把小一点的婴儿抱在胸前,他们也面露悦色。如果一家人走累了,就找个咖啡馆坐下来,好好地休息聊聊天。他们一点也不着急要把一条街迅速走完,休息的时候,他们还能翻开书和孩子讲讲地理知识,边讲边聊路上的风景,饶有兴致。
这个观察十分触动我。我想中国的家长很难做到如此淡定。我们陪孩子,时常就像打仗一样,带着孩子到处走,手忙脚乱冲锋陷阵。我们哪里真正关心过他们在看什么、想什么?这样想来,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我们也会越来越难听懂他们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
新闻推荐
二中实验学校小学部401班洪海川小记者05005指导老师芮学成小鸟盼望高飞,小草盼望发芽,而我盼望快快长大。长大对我来说,是一种自由、一种锻炼、一种幸福和一种向往。现在的我特别喜欢NBA,看到球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