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6月29日发布的《“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2828批,涉及10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台湾地区、东盟、美国和韩国列前5位,占75%以上。
统计显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合格的情况,其中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列前10位的种类分别为:糕点饼干类、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乳制品类、酒类、糖类、水产及制品类、调味品类、干坚果类和特殊食品类,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84.1%。
进口食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75%。
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说,质检总局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各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对于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均按照有关规定做了退运或销毁处理,未进入国内市场,有力地保障了进口食品安全。
他表示,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可以通过“三看”,即查看中文标签、检验检疫证明和产品检验检疫准入情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新华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郑晓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6日发布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半年报告,预测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将延续上半年的总体平衡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7%,而全年将同比增长5%-6%。电力供应能力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