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全球性话题,统计数据表明,在未来五年之内,世界人口将有三分之一患有近视。传统观念认为,遗传因素和过度用眼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而近几年医学界又提出新观点,认为近视并不专属于小“书虫”,长时间的室内活动,也会增加近视风险,换句话说,近视有可能是“宅”出来的。
众说纷纭
近视泛滥
是遗传变化还是环境使然?
一直以来,大众都认为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其子女患近视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人。也曾有实验证明,人类1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与近视有关,它们被称为“近视基因”。
但显然,遗传并不能解释近视的演变。一项对因纽特人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遗传变化的速度十分缓慢,完全跟不上全球近视率的飞涨,因此一定有某种环境因素在起关键作用。在一定数据的调查研究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视光学院的唐纳德·穆蒂提出,孩提时代户外活动过少,容易引发近视。
穆蒂对悉尼中小学的4000多个孩子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他让两组同样视力的小孩分别在室内和室外,花同样的时间看书、看屏幕、进行专注类活动,并一样尝试体育锻炼,三年过去后,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患近视的比率更高。该项实验结果发表于《眼科研究与视力学》上。
还有研究者提出,“近距离用眼”也是导致近视的一大原因。事实上,纺织工人和成天面对显微镜的从业者近视率极高,近视已经成为他们的职业病。
相对于“近视遗传说”,大部分人其实更愿意接受“环境改变”和“用眼不当”的解释。但就目前来说,近视的形成机制仍未有定论。
专家解读
户外活动放松眼球近距离用眼损耗视力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清认为,户外活动带来的开阔视野和自然光照,确实对减少近视有一定效果。
对正常人来说,通过睫状肌收缩、放松改变晶状体曲率,将看到的影像聚焦到视网膜上。但近视患者的眼球是略微拉长的,看近处的物体没问题,远处的物体却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于是眼前模糊一片。婴幼儿出生时大部分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所以,小学阶段的用眼环境很大程度决定了今后视力的好坏。“我们的父辈、爷爷辈,在他们眼球发育时期,用眼习惯也算不上科学健康,经常在黑乎乎的厨房做饭,晚上靠着微弱的光线看小人书,但却很少有人近视。他们经常整天待在外面,而现在的小孩花费大量时间在学钢琴、画画、做奥数题等,长时间在室内活动。”周清说。
多待在室外对预防近视有什么好处呢?周清认为,最主要是远距离视野带来的眼球放松。但教室里坐后排的学生离黑板也有五米以上,他们还是会患近视。因此,除了距离以外,户外的自然光线、绿色植物等因素也有功劳--光对眼球的“轰击”,包括自然光丰富的颜色和明暗对比,都能对眼球的正常生长起到引导作用。
另外,有数据表明,城市的小孩比农村的小孩近视率高很多,也许城市污染、噪声也是导致近视的部分原因。周清说:“高近视率,恰好与整一代孩子的成长同步发生,这些小孩要兼顾学业,又在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熏陶下长大,进行过多阅读,大量'近距离用眼',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视力的损耗。”
科学辟谣
自然疗法
只有缓解功效不能治愈近视
曾经有研究者提出,户外的明亮光照可以保护视力。对此的主流解释是,在光照刺激下,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进而阻止了眼球在发育中的伸长。虽然这一解释还未得到实验证实,但周清同意这个结论:“如果要看书,在室外自然光下看,确实比室内灯光下看的效果好,当然前提要避免强光直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曾提出,每天在至少1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待3个小时才能避免近视。对此,周清认为意义不大。她认为,不得已要长时间待在室内时,应尽力改善灯光条件。
通过转眼睛、变焦点来“锻炼眼肌”、最终恢复视力的自然疗法网络上也常可以看到。对此,周清认为,刺激穴位并转动眼球,确实对视疲劳有一定的缓解功效。但要做到“治疗”近视,那是不可能的。“所谓轴性近视,就是眼轴变形拉长,按生长规律来说,它只会越来越长,具有不可逆性。指望‘自然疗法\’来摆脱近视不靠谱。”周清说,“同时,应警惕过量刺激后造成的眼球调节痉挛。之前有位患者听信‘大力拍打眼球可治疗近视\’的偏方,坚持了一年后,把自己拍成了双眼晶状体脱位,得不偿失。”
(郭原毓)
新闻推荐
法国财政部长米歇尔·萨潘说,法国政府将全力确保在法跨国公司依法交税,今后可能像对待美国麦当劳公司和谷歌公司的法国总部那样,突击搜查更多企业。路透社当地时间29日报道,在接受这家英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