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翻开美国作家安东尼·多尔这本耗时10年完成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就像推开一扇真善美的大门,里面有两个讨人喜欢又惹人怜悯的主人公,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走进了他们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陪同着他们不停地寻找,寻找一个美好的幸福结局。有时候,美妙的小说带来的不仅仅是惊喜,它感染你、淹没你,从头到尾牢牢地牵着你,字里行间的世界永远在眼前闪动。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是安东尼·多尔的第5部作品,普利策奖评委会是如此评价:“这是一部由二战激发创作的小说,富有想象力又错综复杂,通过简短优雅的篇章,探索人类本性和技术之间相互矛盾的力量。”。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述说两个身处敌对国家的少男少女,在“二战”中艰难求生、命运交织的故事。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更没有大篇幅地展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是聚焦于战争中的普通人的境遇,经历和成长,布局巧妙,细致感人。作者巧妙地把玛丽洛尔的生活和维尔纳的遭遇编织在一起,展现战争残酷的一面——打破玛丽洛尔平静快乐的巴黎生活,幻灭维尔纳成为工程师的梦想。但在这样的黑暗之光中,有另一种看不见的光在潜伏,顽强地抵御着黑暗的侵蚀,挣扎着表现自己。这种光就是人性深处的善良和美好。在两个小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人性不肯泯灭的光辉。
在小说中,最能体现人性原初善良的是玛丽洛尔,她虽盲,却心灵澄澈,用一切的善意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也用温暖感染着周边的所有人。她是一个带着光而存在的天使,是善良、美好、真诚等人性美好的化身。即便是在战争年代,当所有人都疲于活命自保时,她却还是向往着大海,向往着自由,向往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小说的最后,盟军轰炸小城,玛丽洛尔被德军军士长困在阁楼,绝望中,她用叔祖父的电台朗读《海底两万里》,这一举动成为了被困在蜜蜂酒店废墟中的维尔纳的希望之光,在这束光的鼓舞下,他成功逃离了废墟,并杀死军士长解救了玛丽洛尔,是善良这一束光成功地解救了这两个小主人公。
在小说中,多尔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刻意强调玛丽洛尔是盲女,他用文字为读者营造出一个“盲人”的世界,从感官、触觉、听觉及嗅觉等细节描写让读者感知玛丽洛尔的童真、善良、微笑,消解着战争的雾霾,用灵魂之光对抗战争的黑暗。多尔像科学家一样看待世界,他无所不知——无线电、珠宝、软体动物、鸟类、花卉、锁具、枪炮,同时,也像诗人一样感受它们“在孤儿院的时候,很多个夜晚,他和尤塔盯着阁楼的窗外许愿,他们希望运河里的冰长出河渠、漫过原野、冻住简陋的小破屋、压碎机器、冰封一切,这样,当他们早上醒来的时候,就会发现熟悉的东西全消失了。”他的语句那么优美,营造出一种过目不忘的场景,或者说是画面,牵引着读者的心跟着去感同身受,比如:爱意、恐惧、残酷、善良。直到合上最后一页书,题目中那束看不见的光仍然在长久的发亮,一个失明的天使在翩翩起舞……
新闻推荐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超负荷运行日在线运行任务1400多项
新华社天津1月27日电(记者周润健李鲲)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工程师张婷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部署在天津超算中心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目前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