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日军强征“慰安妇”档案遗憾落选。
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介绍,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该项目的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保护,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档案内容分三部分
2014年,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秘书处递交把《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申请。经过评审,教科文组织下属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本月同意把该项目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这份档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于大屠杀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关于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战后调查和审判战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
外交部:历史不容篡改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表示,中方对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决定表示欢迎,将按照有关规定,确保这些珍贵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充分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
对于有报道称,日本外务省10日发布“新闻官谈话”质疑中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指责教科文组织未能保持中立和公平,将要求教科文组织进行制度改革,不再被“政治利用”,华春莹表示,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方有关言行再次表明了其不愿正视历史的错误态度。
“关注慰安妇不会就此终结”
作为中国申报“慰安妇”档案中唯一提供了大量史料的个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说,在日方重重阻挠下,这次申报没能成功。“申遗不成功,不代表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就此终结。”
我国申报给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的《“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主要包括了1931年至1949年在华“慰安妇”的档案,记录了“慰安妇”的痛苦遭遇。
相关链接
【档案内容】
1、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和平民的档案
2、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
3、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
【档案种类】
纸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女士记载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日记等。
照片——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京字第一号证据的16幅日军暴行的照片等。
胶片——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实景的原始胶片及摄影机等。
【档案保存单位】
南京大屠杀档案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7家单位保存,其中珍贵原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数字化资料和复制本则完全公开。
【申遗之路】
2009年,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纪念馆三家单位承担,挑选了一批原始档案文献进行申报。
2011年,该批档案被列入中国第三批档案文献遗产目录。
2014年6月,我国宣布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珍贵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后,日方一直通过官方和民间团体对我申遗提出“抗议”。
2014年6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要求中方撤回申请。
2015年3月,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提名表。
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中国之星》本月21日开播 剑指格莱美 刘欢说,不在乎是鲜肉还是腊肉
林忆莲、刘欢和崔健3位“推荐人”观点一致:音乐品质最重要。一档全新的音乐节目即将崭露头角———大型国际交流竞唱节目《中国之星》将从11月21日起每周六21:00登陆东方卫视。节目由灿星...